位於嘉義縣東石鄉的「笨港口港口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台灣著名的媽祖廟之一,自港口宮分靈之廟宇亦遍佈全台,每年農曆三月聖母誕辰前後,謁祖進香的信徒絡繹不絕,終年香火鼎盛,為東石居民的信仰中心。
- Jan 11 Fri 2019 20:15
【遊記】嘉義東石-笨港口港口宮(媽祖廟)/十二元帥廟
- Jan 10 Thu 2019 18:58
【食記】屏東林邊-廟口筒仔米糕(三山國王廟前傳承三代的美食)
來到屏東縣林邊鄉,造訪完了忠福宮三山國王廟後,在廟前就有一家傳承三代的筒仔米糕,在地經營己有30幾年了,由於長期就在三山國王廟前攞攤,所以店名就叫做「廟口筒仔米糕」,來到此地當然要來嚐嚐一下道地美食的滋味。
- Jan 08 Tue 2019 18:43
【遊記】高雄湖內-FLOMO富樂夢橡皮擦觀光工廠
- Jan 07 Mon 2019 18:02
【遊記】屏東內埔-佛恩寺
在我造訪萬巒3D彩繪吊橋時,隔著東港溪的對岸看過去有一座莊嚴的佛寺,那就是「佛恩寺」,而萬巒吊橋是位在萬巒鄉,但隔著一條溪的佛恩寺則是位在內埔鄉。「佛恩寺」面對南北大武山,又有東港溪水環抱,是一處山明水秀、地理環境絕佳的的修行場所,也很適合遊客到此禮佛參訪。
- Jan 06 Sun 2019 18:08
【食記】屏東內埔-榕樹下大鍋菜
我在走訪各縣市的鄉鎮時,總是喜歡去吃看看在地的小吃,因為我覺得台灣的每個地方都各有特色,所發展出來的小吃也很多元,許多地方的特色小吃不僅美味,也具有代表歷史和文化的意義,就像說到新北深坑,就會想到豆腐;說到台南鹽水,就會想到意麵;說到高雄美濃,就會想到粄條..等等。
- Jan 04 Fri 2019 20:23
【遊記】高雄梓官-中崙城隍廟
梓官中崙城隍廟,位於梓官舊部落的市中心,與公有零售市場毗鄰,也跟遷移不久的善化堂並列,是梓官、中崙一帶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也是南台灣的道教重地。這一座城隍廟,創建於清朝嘉慶五年(1800),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根據記載,這期間,內外部曾經有過二次的整修,以及一度的全面重建,第一次整修時間是在民國二年,第二次修建,則在民國卅六年,而完成全面重建是在民國六十九年,新廟落成之後乃有現在冠冕堂皇的莊嚴廟觀。
- Jan 02 Wed 2019 18:18
【遊記】屏東車城-福安宮/領2019豬年招財金幣錢母(全台最大土地公廟/福德正神)
「福安宮」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創建於西元1662年,根據廟方的記載,先民當年開發至車城,因水土不服,為求平安,乃從泉州府迎奉福德正神尊像來此奉祀,至今已有357年的歷史。屏東車城「福安宮」是全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另與新北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南投竹山「紫南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土地公廟。
- Dec 31 Mon 2018 11:04
【食記】高雄小港-貞好吃小港鴨肉焿/鴨肉飯/炒飯/爌肉飯
「貞好吃小港鴨肉焿」位在小港的崇文路上,該路段也是小港的美食戰區之一,該店能在那裡屹立那麼多年,也是擁有許多饕客的喜好。店家的招牌小吃當然就是「鴨肉焿」,如果你有吃過嘉義新港奉天宮前有名的生炒鴨肉焿,小港鴨肉焿的滋味就和他們的很像;除了招牌的鴨肉焿外,店家還有販賣鴨肉飯、魯肉飯、炒飯和炒麵..等料理,各種料理的口味都滿不錯的,讓顧客能多些選擇,當然最推薦的還是他們的招牌鴨肉焿。
- Dec 29 Sat 2018 18:23
【遊記】嘉義朴子-配天宮(樸樹媽祖)
嘉義朴子「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在自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便歇腳休息,而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商請停留幾天,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可是數日後,當林馬欲啟程返家,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擲筊問卜之下,神明表示永遠鎮守在此,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剛好廟旁有棵樸樹,所以作為廟名,稱作「樸樹宮」。之後聚落以本宮為中心向外發展,故朴子舊稱「樸仔腳」,即是得名於此。
- Dec 27 Thu 2018 19:03
【遊記】高雄左營-元帝廟/玄天上帝/東南亞水上最高神像(蓮池潭風景區)
如果曾到過蓮池潭風景區的人,一定有印象在湖中有一座北極亭,矗立著一尊高72台尺巨大的玄天上帝雕像,那就是位在蓮池潭湖畔的「元帝廟」所興建的,從遠處看去仍顯醒目,因此北極亭和龍虎塔、春秋閣成為蓮池潭的著名三個景點。
- Dec 25 Tue 2018 18:23
【食記】屏東潮州-阿婆炒粿仔(50年老店/炒粄條/炒飯/炒麵/炒米粉)
之前在搜尋屏東潮州有什麼好吃的?就有找到一家「阿婆炒粿仔」的在地美食,開業至今已有50幾年了,是潮州特色美食之一。趁著假日到屏東的萬巒和潮州附近走走,中午就特地到「阿婆炒粿仔」用餐,這家小吃店的招牌菜就是炒粿仔,使用的板條源自於客家傳統美食,加上蕃茄醬、豆瓣醬、魷魚、肉絲、蝦仁等配料,拌炒成一盤料多味美的紅通通炒粿仔,口感是滑順彈Q,口味是酸酸甜甜的,不僅很開胃,也很美味。
- Dec 23 Sun 2018 19:08
【遊記】台南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開基祖廟)
學甲慈濟宮於明永曆15年(1661年)草建簡陋廟宇,清康熙40年(西元1701年)方改建成南方式殿堂宮寺。是台灣保生大帝的開基祖廟,前殿奉祀保生大帝,後殿供奉觀音佛祖。不僅建築深具歷史藝術,廟內更保存著800餘年歷史的宋代之開基神像、己失傳的葉王交趾陶、何金龍剪黏藝術及眾多珍貴的古文物,民國91年興建慈濟宮牌樓,經內政部評定列國家三級古蹟;廟旁的慈濟文化大樓內,長期展出葉王交趾陶、境內珍貴史科、寺廟文物及先民器物等,深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 Oct 12 Fri 2018 19:12
【遊記】宜蘭礁溪- 湯圍溝溫泉公園(泡腳池/溫泉魚)/礁溪溫泉廣場
我出門旅遊有個習慣,就是清晨的時候會到旅館的附近走走,週遭有景點就會去逛,這次到宜蘭入住日月光國際飯店礁溪館,因為地理位置在礁溪的市區,附近也有幾個景點,用走路就可到達,所以隔天一大早起床就到飯店附近的湯圍溝溫泉公園和礁溪溫泉廣場走走。
- Oct 10 Wed 2018 07:24
【食記】屏東萬丹-阿娟牛肉(牛肉湯/牛雜湯)
屏東萬丹的牛肉湯遠近馳名,光在西環路上就有好幾家牛肉店,比較知名的是和記牛肉店,另外今天我要介紹的「阿娟牛肉」也頗得在地人喜愛。牛肉料理各家烹調手法各有不同,口味上也各有特色,哪家好吃真的是見仁見智,就像「和記牛肉」和「阿娟牛肉」的牛肉湯口味不同,但我覺得兩家都合我的口味,也都很好吃。和記是屬於比較口味重一點,有點微辣,而阿娟則是屬於清爽甘甜,而兩家都使用本土溫體牛肉,吃起來厚實軟嫩,也都很好吃,所以我每次到萬丹想吃牛肉湯時,都是選擇到「和記牛肉」或「阿娟牛肉」。
- Oct 08 Mon 2018 19:13
【遊記】高雄三民-新大港保安宮(保生大帝)
「新大港保安宮」是位在高雄市三民區大港的廟宇,主奉閩南醫神保生大帝(大道公),由舊大港保安宮分靈出來。大港保安宮原在高雄火車站前,所以又稱高雄站前保安宮,日據時期因實施都市計畫被迫遷村至目前十全一路現址,是高雄市著名的廟宇,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 Oct 07 Sun 2018 07:37
【遊記】嘉義西區-勤億蛋品夢工廠(觀光工廠)
勤億蛋品夢工廠是以雞蛋為主題的觀光工廠,整個參觀的空間不大,大概一個小時就能逛完,主要展廳分為入口及迎賓大廳、企業形象暨蛋品知識、洗選蛋製程、殺菌蛋液製程、多媒體播放和伴手禮展售區。除了參觀工廠製程簡介外,還可選購勤億蛋品開發的各式商品,例如滴雞精、雞煲湯,到手工蛋捲、蛋糕、雞蛋、皮蛋,和蛋的生技保健等多款商品。
- Oct 06 Sat 2018 09:13
【食記】高雄小港-天泉井宜賓燃面(小港醫院美食/古色古香的麵館)
「天泉井宜賓燃面」位在小港醫院後方的台糖超市對面,開業至今已有一年多了,第一次看到店名的時候覺得很特別,還搞不清是在賣什麼東西,後來仔細看是一家麵館,店裡裝潢得古色古香,用餐環境感覺很不錯,一直說要來嚐鮮看看,直到現在過了一年多了才來吃。
- Oct 03 Wed 2018 19:16
【遊記】屏東內埔-昌黎祠(韓文公/全台唯一韓愈廟)
- Oct 02 Tue 2018 19:02
【遊記】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天上聖母)
六堆天后宮又稱為媽祖廟,位於屏東縣的內埔鄉,建於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為六堆客家聚落內最古老的媽祖廟,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廟內供奉主神為天上聖母(紅面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守護神,左次間為註生娘娘,右次間為福德正神,在正殿及昌黎祠間翼房為觀音廳。天后宮的格局為山門與正殿間夾拜殿,形成工字形的平面,屋梁與石柱雕刻精美,十分具有文化藝術價值。
- Oct 01 Mon 2018 17:02
【食記】嘉義東區-新北平婚宴餐廳(好吃的啤酒鴨/櫻桃烤鴨)
我在十年前因團體旅遊曾去過「真北平餐廳」,那是一家老字號的餐廳,至今已有55年歷史了,吃過了他們的北平烤鴨和啤酒鴨,這兩道招牌料理很好吃,然後還有表演功夫倒茶秀,很長的茶壺嘴將茶倒入杯中一滴不漏,真是好功夫,所以對那家餐廳的印象滿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