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朴子「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在自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便歇腳休息,而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商請停留幾天,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可是數日後,當林馬欲啟程返家,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擲筊問卜之下,神明表示永遠鎮守在此,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剛好廟旁有棵樸樹,所以作為廟名,稱作「樸樹宮」。之後聚落以本宮為中心向外發展,故朴子舊稱「樸仔腳」,即是得名於此。
「樸樹宮」後來更名為「配天宮」,原因年代眾說紛紜,根據較可信的說法是:同治4年(1865)重修工程落成時,廟方董事將廟名取意「配享千秋馨香、功參天地造化」而更名。配天宮由於香火鼎盛,歷年來修建不斷,最早是在康熙54年擴建中殿和拜殿,乾隆、嘉慶乃至於同治年間,約每隔半世紀即進行修建。乃至於日治時期(1915) 的第四次修建,據信是由漳州名師陳應彬主持,採用「對場作」的方式,並首開日本官方之補助台灣廟宇修建之例。二戰後較大的變動有:民國36年重修後殿、新建了鐘鼓樓;民國64~66年興建香客大樓;民國70年改建東西廂房。
2012年配天宮參與電影《天后之戰》的拍攝,成為該部電影的主要場景及劇情主軸。2013年3月26日凌晨配天宮發生火警,大殿燒毀非常嚴重,由樸樹雕刻而成的《不動天后》「請不動媽祖」也被燻黑,預計耗時四年重建。2017年9月21日,配天宮舉辦慶啟入火安座大典,並啟建送火神科儀。是日多名信眾共同參與寶殿重光,祈願天上聖母澤被廣布。
(以上資訊引用自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官網及維基百科)
↓廟宇建築外觀。
↓廟宇建築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配天宮的宮匾。
↓山川殿前的石獅。
↓龍柱及雕塑藝術。
↓雕塑藝術。
↓山川殿。
↓廟體用大量的木質建材,木雕及彩繪工藝令人歎為觀止,呈現古色古香的美。
↓配天宮裡有很多珍藏的文物。
↓天井。
↓正殿上方有御賜燈花。
↓正殿。
↓山軍尊神虎爺公,配天宮的虎爺是全台少數供奉於供桌上的虎爺,也是全台唯一由皇帝詔封身穿龍袍的虎爺。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正殿。
↓後殿。
↓後殿。
↓後殿中龕奉祀觀音佛祖。
↓後殿左龕奉祀城隍爺。
↓後殿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康熙皇帝御用金杯筊。
↓東廂的文昌祠,奉祀至聖先師、五文昌夫子。
↓五文昌夫子。
↓燈花媽祖。
↓月老星君。
↓西廂的福德祠。
↓福德祠奉祀福德正神。
↓天上聖母媽祖的神尊。
↓千里眼將軍和順風耳將軍。
↓天上聖母媽祖的神尊。
↓鐘樓。
↓鼓樓。
↓開山廳。
↓開山廳奉祀臺樸配天宮列代僧師之祿位。
↓太歲殿。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太歲星君。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將軍祠。
↓將軍祠奉祀千里眼將軍和順風耳將軍。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頂的剪黏藝術。
嘉義朴子-配天宮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開元路118號
電話:(05)379-2350
-------------------------------------
延伸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