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宮」位於屏東縣枋寮鄉,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又稱媽祖廟,為枋寮地區最知名的廟宇。根據廟宇重建記,德興宮興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主奉神明為湄洲媽祖及龍溪媽祖,香火相當鼎盛。民國七十三年德興宮曾經拆除重建,還將清朝與日治時期所刻的修廟碑文鑲嵌在現在廟門牆腳下,旅客若來參拜不妨到此尋找德興宮的歷史故事。
【枋寮德興宮建立沿革】:
關於德興宮的起源目前尚不明確,惟廟門內牆腳下的清乾隆43年(1778)<嚴禁混藉命盜扳累非辜示告碑記>,至少見證該地已是人潮聚集之處。到了清嘉慶11年(1806),枋寮黃茂純因開墾番界順利,特別獻予媽祖匾額一方,顯見媽祖信仰在該地區已有相當基礎。清道光10年(1830),在泉州人林光輝發起下,由地方先進籌資興建土确草茅,供奉媽祖。清咸豐2年(1852)下淡水縣丞馬克惇還曾敬獻的「德侔天地」,使其成為目前廟內珍藏之重要文物。
日昭和3年,曾大目、董興等人倡議重建,當時的郡守津下豬太郎還賜與廟方「慈濟」匾。日明治36年(1903),枋寮公學校在校舍尚未建成前,借用德興宮廟內辦學,共收有學生六十名。日昭和3年(1928),林望三捐地、捐銀重建德興宮,並在昭和11年(1936)篆刻<捐獻園地緣金功德碑記>以為紀念。
民國73年(1984)德興宮因神殿樑柱腐朽,又因地層下陷恐有倒塌之虞,於是拆除舊廟,歷經數載之興建,於民國77年12月4日舉行安座,並於民國82年完成聖母殿,後續觀音媽殿、大雄寶殿、淩霄寶殿,目前仍陸續興建中。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頂的剪黏藝術。
↓正門。
↓「德興宮」的宮匾。
↓牆堵的雕塑藝術。
↓正殿。
↓廟門內龍邊牆腳下的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的【嚴禁混藉命盜扳累非辜示告碑記】,為廟方重要之文物。
↓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篆刻的【捐獻園地緣金功德碑記】,為廟方重要之文物。
↓三川殿上方的「海天慈雲」匾,民國100年由總統馬英九敬立。
↓正殿。
↓龍堵之雕刻藝術。
↓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德興宮的開基媽祖。
↓龕前左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正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正殿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境主尊王殿。
↓境主尊王。
↓水仙尊王殿。
↓水仙尊王。
↓後殿。
↓後殿一樓觀音媽殿。
↓觀音媽殿。
↓觀音媽殿中龕奉祀觀音佛祖。
↓龕前左側陪祀馱法尊者。
↓龕前右側陪祀伽藍尊者。
↓觀音媽殿左龕奉祀文殊菩薩。
↓觀音媽殿右龕奉祀普賢菩薩。
↓觀音媽殿左右兩側的十八尊者。
↓觀音媽殿左右兩側的十八尊者。
↓後殿三樓三寶殿。
↓三寶殿。
↓三寶殿中龕奉祀三寶佛祖。
↓三寶殿左龕奉祀大勢至菩薩。
↓三寶殿右龕奉祀地藏王菩薩。
↓後殿五樓玉皇殿。
↓玉皇殿。
↓玉皇殿中龕奉祀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
↓龕前奉祀三官大帝。
↓玉皇殿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玉皇殿左龕奉祀北斗星君。
屏東枋寮-德興宮
地址:屏東縣枋寮鄉德興路112號
電話:(08)878-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