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港保安宮」是位在高雄市三民區大港的廟宇,主奉閩南醫神保生大帝(大道公),由舊大港保安宮分靈出來。大港保安宮原在高雄火車站前,所以又稱高雄站前保安宮,日據時期因實施都市計畫被迫遷村至目前十全一路現址,是高雄市著名的廟宇,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保生大帝為中國大陸閩南(泉州、漳州、廈門)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是主掌醫藥的神祇,精通天文地理,醫術高超,專門醫療惡疾、救人無數,據說十分靈驗,後世尊稱為「醫神」,是祈求身體健康的神祇。保生大帝通常是指北宋人吳夲(「夲」音「ㄊㄠ」,非「本」字),然而亦有所謂的「保生三真人」信仰,認為孫思邈、吳夲、許遜三位在成神後結拜為義兄弟,而都會被稱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新大港保安宮建立沿革:
本宮肇建於清朝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迄今已達202年,早期從左營桃子園庄清雲宮迎請保生大帝香火至本宮奉祀,有感於神威顯赫,保境安民,即刻金身開光奉祀至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在大港庄中擇地興建廟宇,竣工後定名為大港保安宮〈本宮舊廟位於三民區中山一路325巷16號〉,惟民國26年〈日據時代〉因實施都市計畫被迫遷村至現址,迨至民國48年改組成財團法人並登記組織董監事會決議興建新保安宮,於民國51年6月動工興建民國54年3月完成大殿工程,同年農曆3月12日迎請保生大帝及諸神金身入廟安座,其餘工程延至民國57年全部竣工,並於民國88年8月完成改建大理石廟面,民國92年6月決議擴建東西廂副殿,民國94年6月完成正殿翻修彩繪工程,,民國94年12月文昌殿暨太歲殿竣工謝土,同年12月23日舉行安座大典,至此本宮呈現嶄新景觀,廟貌愈顯巍峨宏偉。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金爐。
↓天公爐。
↓廟宇的外觀。
↓大港保安宮的門匾。
↓正殿。
↓正殿。
↓正殿。
↓正殿主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
↓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文昌殿。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中)、朱衣夫子(左)、魁星夫子(右)。
↓元辰殿。
↓元辰殿。
↓元辰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月老殿。
↓月老殿。
↓月老殿奉祀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的姻緣喜糖。
高雄三民-新大港保安宮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52號
電話:(07)311-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