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天宮」媽祖廟位於中山公園北側,正殿主祀天上聖母,註生娘娘、中壇元帥左右同祀,千里眼、順風耳側侍龕前,是岡山區最著名的廟宇。清康熙五十一年,信徒由台南天后宮天上聖母分靈來到岡山,也是昔日阿公店街市的中心。直到日本治台,藉著街道規劃和整治河川之名,將其採遷至現址。
壽天宮宮殿造型係採台北龍山寺的建築特色融會建造的,採取三層漸高形式「回」字形完整的結構。廟前中山公園建有美麗的月眉池、曲橋及涼亭。廟宇有兩項歷史悠久的文物,分別為石置公斗與築案石碑,這裡更成為居民的信仰中心與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岡山壽天宮廟內有兩項及具歷史意義文物值得一提:一是石置公斗;石具上刻著「阿公店公斗」的字樣,上部有合一斗凹洞,是昔日糧米買賣有所爭議時,作為標準的器具。二是築岸石碑,係先民深為積水所苦,集資築岸杜絕水患,為紀錄修建阿公店溪工程,石碑立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兩百多年,足見壽天宮之悠久歷史。
↓壽天宮廟宇建築外觀。
↓壽天宮廟宇建築外觀。
↓壽天宮的門匾。
↓三川殿上方有總統蔡英文贈的「被澤蒙庥」匾額。
↓聖母殿。
↓聖母殿。
↓聖母殿。
↓聖母殿正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陪祀順風耳將軍(右)、千里眼將軍(左)。
↓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右龕奉祀中壇元帥。
↓觀音殿。
↓觀音殿的一樓是【斗姥殿】。
↓斗姥殿。
↓斗姥殿。
↓斗姥殿正龕主祀斗姥神君,陪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
↓陪祀洞明神君。
↓陪祀隱光神君。
↓左龕奉祀文昌帝君,陪祀張子良先師、韓元信先師。
↓右龕奉祀月下老君,陪祀氤氳使者、良緣使者。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觀音殿的二樓【觀音殿】。
↓觀音殿。
↓觀音殿正龕主祀觀世音菩薩。
↓陪祀伽藍護法(右)、韋陀護法(左)。
↓陪祀文殊菩薩。
↓陪祀普賢菩薩。
↓左龕奉祀關聖帝君,陪祀關平將軍、周倉將軍。
↓右龕奉祀岳武穆王,陪祀岳雲將軍、張憲將軍。
↓玉皇殿。
↓玉皇殿的一樓是【應天殿】。
↓應天殿。
↓應天殿。
↓應天殿主祀彌勒佛。
↓左龕奉祀濟公禪師。
↓右龕奉祀純陽祖師。
↓應天殿裡還展示「螺絲媽祖」,兩側還有千里眼和順風耳,螺絲媽祖高200公分,係由25,000個螺絲墊片(華司)及3,000個螺帽製作組成,重達300公斤。
↓玉皇殿的二樓是【三寶殿】。
↓三寶殿。
↓三寶殿正龕主祀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
↓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右龕奉祀北斗星君。
↓玉皇殿的三樓是【玉皇殿】。
↓玉皇殿。
↓正龕主祀玉皇上帝,陪祀三官大帝。
↓福德祠。
↓福德祠。
↓正龕主祀福德正神,陪祀文武判官。
↓左龕奉祀財子壽。
↓右龕奉祀義民爺。
↓金爐。
↓築岸序石碑,立於乾隆41年(西元1776年),與美國的年紀一樣大,石碑為花崗岩材質,記錄早年阿公店街在夏秋時常因阿公店溪溢流氾濫所苦,集資築堤岸以杜絕水患的歷史,是研究岡山經濟及水文的重要史料。
↓阿公店公斗,清朝時重要的商業聚落多由地方組織在「公所」內(多指稱寺廟),設置公斗、公秤、公坨等量米的公器,凡買賣米糧有爭議時,即以此為標準。阿公店公斗是臺灣極少數僅存的公斗之一,材質為花崗岩,其上鐫有「阿公店公斗」字樣,年代為嘉慶四年(1799年),原立於維仁路舊壽天宮的宮址。
↓岡山神社石燈籠,石燈籠原本是擺放在岡山神社參道兩側的物件,具有引導路徑作用。民國36年壽天宮重建於岡山神社舊址,岡山神社的石燈籠零件則被拆解後散落四處,寶珠上方尖凸處多被磨平製成圓形石椅,其他尚存火袋、中台、竿等部位的石塊,材質包括花崗岩或觀音石等。民國103年8月壽天宮將石燈籠遺件整理後展示於金爐旁空地,並增設解說牌,以教育成效。
↓岡山神社水手舍水槽,岡山神社的「手水舍」原設於第二鳥居旁、神官事務所前的涼亭內,手水舍內設有水槽及帶柄的木勺子,參拜者須先在「手水舍」潔身淨心後才能參拜。
高雄岡山-壽天宮
地址:高雄市岡山區壽天里公園路40號
電話:(07)621-2424
官網:壽天宮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