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城隍廟於清治時期在台灣府諸羅縣官府最初創建的城隍廟,也是諸羅城三大古廟之一。當時諸羅縣管轄區域南至新港溪(台南市新市區)、北迄基隆包括宜蘭、花連、台東一帶等,都是諸羅縣城隍爺信仰祭祀範圍內。立廟至此香火鼎盛,所供奉在正殿的城隍爺乃為台灣本土雕刻,神貌呈現細緻莊嚴。嘉義城隍廟於康熙54年(1715)由諸羅知縣周鍾瑄發起捐俸創建,歷代經多次重建,現今的城隍廟係於昭和15年(1940)重建竣工,於2015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城隍又稱城隍爺,象徵地方之守護神,城隍廟是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自古即與民眾息息相連,香火鼎盛。城隍為兼陰陽的神,在陽間司賞善罰惡、保境安民、嚇阻犯罪的仲裁者,在陰間則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移送之職,有點類似人間之警察、檢察官及法官的綜合體,遇有善事則通報天庭,遇有惡事則通報地府閻王生死簿,即據此登載人的一生善惡。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三川殿。
↓「澤溥萬芳」匾:民國105年(2016年),總統蔡英文女士獻立;「至誠前知」匾:清同治三年(1864年)嘉義知縣白鸞卿獻立。
↓「幽明洞燭」匾:光緒3年(1877年),嘉義知縣雷其達獻立。
↓拜殿。
↓拜殿主祀城隍尊神,陪祀范將軍、謝將軍。
↓城隍尊神。
↓城隍尊神。
↓正殿主祀大城隍尊神,陪祀藥師琉璃光佛、文武判官、司爺、初創城爺廟周鍾瑄神像。
↓正殿大城隍尊神。
↓正殿大城隍尊神。
↓正殿左側奉祀開漳聖王。
↓正殿右側奉祀陰陽公。
↓正殿左側(中間)吉勝堂什家將:由左至右分別為帆大神、劉大神、謝將軍、甘將軍、陳文差。
↓正殿右側(中間)吉勝堂什家將:由左至右分別為劉差爺、柳將軍、范將軍、洪大神、金大神。
↓正殿左側(前)奉祀福德正神。
↓正殿右側(前)奉祀速報司爺。
↓正殿右側下方奉祀虎爺公。
↓後殿一樓媽祖殿。
↓媽祖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陪祀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前列奉祀中壇元帥。
↓天上聖母媽祖。
↓媽祖殿左龕奉祀城隍夫人。
↓媽祖殿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後殿一樓五路財神殿。
↓財神殿的元寶造型香爐。
↓五路財神殿。
↓五路財神為東路財神簫昇,招財天尊;南路財神陳九公,招財使者;中路財神趙公明,迎神納福;西路財神曹寶,納珍天尊;北路財神姚少司,利市仙官。
↓五路財神以天官武財神玄壇真君趙公明為首。
↓後殿有六樓高。
↓後殿二樓觀音殿。
↓觀音殿奉祀觀音佛祖。
↓嘉義城隍廟的鎮殿神轎,雕造於大正13年(1924年),以台灣特產的赤皮木材為結構強度,所有雕刻裝飾使用色鵝黃、紋理細、硬度高之貴重「狗骨仔」木材精雕而成,並採立柱疊斗榫接法,遵循「內枝外葉」、「曲繞透視」等雕刻工藝,可謂是台灣宗教藝術的結晶,堪稱嘉義城隍廟的「鎮廟無價之寶」。
↓後殿三樓水仙宮。
↓水仙宮奉祀水仙尊王大禹。
↓後殿三樓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後殿三樓月老殿。
↓月老殿奉祀月下老人、大婚公。
↓後殿四樓五恩主殿。
↓五恩主殿奉祀五恩主公:關聖帝君(關羽)、孚佑帝君(呂洞賓)、司命真君(張單)、王天君(王靈官)、岳武穆王(岳飛)。
↓後殿四樓太歲星君殿。
↓太歲星君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太歲星君。
↓後殿五樓三清殿。
↓三清殿奉祀三清道祖。
↓後殿六樓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中龕奉祀玉皇上帝。
↓凌霄寶殿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凌霄寶殿右龕奉祀北斗星君。
↓大年初三嘉義城隍廟發放五路財神招財錢母,排隊領錢母的人潮繞了城隍廟一圈。
↓排隊領錢母的人潮。
↓終於領到五路財神招財錢母。
↓五路財神招財錢母。
嘉義東區-嘉邑城隍廟
地址: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168號
電話:(05)22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