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15年 (西元1661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後首建,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至清康熙58年擴建為『天后宮』,咸豐5年當地商賈又捐資重興,同治10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因此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至民國36年再重建,又於民國66年動土擴建成今日所見之巍峨廟貌。
「鹿耳門天后宮」是台灣著名的廟宇之一,我早就聽過這間廟宇的大名,卻還沒到訪參拜過,所以利用老婆過年回娘家隔天回程,順道到媽祖宮參拜鹿耳門媽祖。其次,在春節期間,鹿耳門天后宮有限量發送信眾「通寶」,我也想去領取通寶做紀念,但到了現場才發現臨時把早上發放的時間更改為中午發放,這可讓我有點失望,就這樣領不到通寶了。2017年和2018年我又再次去領通寶,這兩次都排隊2小時,終於領取了通寶。
我在參拜天后宮的各神祇時,發現春節期間參拜的人超多的,廟裡的香火非常鼎盛,以致燃香的煙霧彌漫,信眾們都被煙霧嗆到睜不開眼睛,但大家還是前仆後繼地燃香參拜神佛。因為信眾太多,以致香爐沒幾分鐘就插滿了燃香,而在香爐旁有位工作人員,沒一會兒的時間就把香爐上一大把的燃香抽起,然後浸入水中把燃香熄滅,收回垃圾袋裡,這樣的動作反覆地運作著。這個現象讓我沉思了好久,我想起了去年台北市的行天宮開始推行不燃香、不燒金紙,鼓勵大家雙手合十參拜即可,對神明虔誠的心最重要,不僅節能減碳做環保,更對自己的健康有幫助,台灣的廟宇或許也應該開始響應這種好的改變了。
↓廟埕正在舉辦鹿耳門天后宮文化季活動。
↓廟埕滿滿的信眾。
↓正殿外觀。
↓鹿耳門天后宮的牌匾。
↓正門上方的「鎮海安瀾」牌匾是由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所贈。
↓天井。
↓天井擺放了信眾的祭品及金紙。
↓天花板的雕飾。
↓祭拜的平安餅還是鹿耳門天后門特製的包裝。
↓正殿前的獅子。
↓掛在柱子上的許願牌。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鹿耳門媽祖。
↓天上聖母鹿耳門媽祖。
↓水仙尊王。
↓四海龍王:北海敖吉、西海敖順、東海敖光、南海敖明。
↓肅靜、迴避。
↓宮廟屋頂上的雕塑。
↓後殿門上方的「臺灣開基」牌匾。
↓觀音殿的觀音佛祖。
↓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
↓三官大帝,水官:洞陰大帝;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虛大帝。
↓迴廊。
↓後殿前的獅子。
↓這裡也有在求招財金。
↓斗姥元君和六十太歲星君。
↓註生娘娘。
↓臨水夫人。
↓福德正神。
↓文昌帝君。
↓廟頂的雕塑。
↓文化季活動。
↓文化季活動。
↓文化季活動。
↓2017年雞年福進通寶。
↓2017年雞年福進通寶的正反面。
↓2018年狗年福全通寶。
↓2018年狗年福全通寶正反面。
台南安南-鹿耳門天后宮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媽祖宮一街136號
電話:(06)284-1386
-------------------------------------
延伸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