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美濃區的「朝天五穀宮」,據地方耆老相傳,創建於清乾隆末年,由祖籍廣東省饒平縣的陳姓人家從原鄉奉請來台,原安奉在當地新墾部落「新莊仔」,但在道光初年荖濃溪水氾濫,沖毀村莊,才被迫遷移現址建宮奉祀。
清光緒末年,日本領台前後,獅形頂村落遭高山族搶劫、殺戮,導致莊毀人散,先帝寶像散失流落各地,台灣光復前後,經由蕭金德、李興吉、陳榮順等多位先賢努力,不僅鳩集眾力完成舊廟重建,且迎回散落杉林鄉,寄祀輔天五穀宮的神農大帝與中壇元帥哪吒太子寶像安座。五穀廟民國65年(1976)再重新改建,也增添了神祇,改為「朝天五穀宮」,「五穀大帝」黑面、赤身。
五穀宮前一口從未枯竭過的百年甘泉古井(形似母獅乳水穴,俗稱蚶仔水),由於水質甘甜凜冽,不僅是建宮以來供應敬奉諸聖、神、仙及眾善信飲用水,也是美濃區啟建福醮奉神的淨水,與五穀宮特產山茶並列獅山二寶。
↓五穀宮依山形而建,最上層是一樓,地下層為地藏寶殿。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正門。五穀宮的『宮』字位於【五穀宮】三字中間,顯為少見,主要因當時生活在高屏溪沿線客家族群聚落,日後稱六堆,於清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威脅到聚落生存,故由地方人士組成義勇軍抵禦外來侵襲,為了互相支援而能辨識敵我,故先民將『宮』廟或祖先『堂號』等排列置中,便友軍可以透過宮廟堂號等字排列置中迅速分辨敵我而互相支援,先民智慧令後代敬佩,亦代表先民團隊合作,福禍共享及硬頸精神,若眾大德至六堆地區參訪宮廟時,抬頭留意宮、廟、堂及亭等字,若排列中間時代表延續當時六堆精神。
↓三川殿。
↓「澤惠民生」匾,民國91年總統陳水扁先生敬獻。
↓「保境佑民」匾,民國98年總統馬英九先生敬獻。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神農大帝(五穀先帝)。
↓神農大帝。
↓正殿左龕奉祀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正殿右龕奉祀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同祀釋迦牟尼佛。
↓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釋迦牟尼佛。
↓從「聖鐘亭」進去參觀百年古井,和正門一樣,“亭”字是在三字的中間。
↓百年古井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堂建廟至今未曾乾凅,古井水質甘醇、無石灰質及清澈,據早期先民云其古井位置似側臥母獅乳水穴,故與五穀宮山茶名列本宮二寶,為何在標高約130公尺山頂上有源源不絕井水,依其地理環境實在難以理解,曾有水資源專家、教授、學者現地勘查亦難以解釋,其神跡非一般科學可解釋。
↓百年古井的介紹。
↓三川殿的桌上有神農聖水,油香隨意。取至百年古井之水,煮沸瓶裝後供神桌結緣,並經五穀神農先帝加持,誠心祈求飲用,可保安康。
↓廟埕的香爐,左前方還有福德祠。
↓福德祠。
↓福德祠。
↓福德祠。
↓福德祠奉祀福德正神。
↓廟埕的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能一覽美濃平原全景。
↓美濃平原全景。
高雄美濃-朝天五穀宮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獅山里龜山18號
電話:(07)685-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