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后宮」位於台北市北投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又稱北投媽祖廟,其媽祖稱為「北投媽祖」或「北投媽」,建於西元1918年。相傳臺灣日治時期北投庄大籬笆(現北投區清江里)耆老陳傳,雕塑天后媽祖神像一尊,供鄉民膜拜,屢有靈應,日治大正7年(西元1918年)搭設草庵,信眾日增。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仕紳陳振榮題匾為「慈后宮」,從此定名。西元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辜斌甫獻房屋一間,藺草田258坪改建廟宇。西元1966年,檀越陳天章、陳樹木等人還願改建前殿;西元1971年,擴建後殿,於西元1975年落成,始得現廟貌。
【以上資訊參考及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山門的「慈后宮」廟匾,民國75年(西元1986年)由總統府戰略顧問(前行政院院長、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題。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大門對聯也是由總統府戰略顧問(前行政院院長、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題字。
↓大門上方的「慈后宮」為民國65年(西元1976年)由台北市長張豐緒題字。
↓廟埕和五門殿。
↓三川殿外觀。
↓三川殿外觀。
↓「慈后宮」的宮匾。
↓三川殿正門,對聯:「慈德庇群黎聖蹟輝煌長護國,后恩覃四海神靈赫濯永安瀾」。
↓三川殿前的石獅,為民國54年(西元1965年)所立。
↓三川殿前步口對看牆龍堵石雕,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所立。
↓三川殿前步口對看牆虎堵石雕,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所立。
↓三川殿正門之門神彩繪。
↓三川殿和天井。
↓三川殿之八卦藻井。
↓三川殿上方懸有「螺港淵源」匾額,歲次乙未年(西元2015年)由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敬贈。
↓三川殿上方懸有「普濟群生」匾額,歲次己丑年(西元2009年)慈后宮85週年誌慶,由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敬賀。
↓三川殿壁上有「護國佑民」匾額,歲次己丑年(西元2009年)慈后宮85週年誌慶,由立法委員丁守中敬獻。
↓天井和拜殿。
↓天井的神桌上奉祀一尊岫玉媽祖。
↓御路龍奉祀虎爺。
↓拜殿和正殿。
↓拜殿上方懸有「海宇晏安」匾額,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獻。
↓拜殿上方懸有「慈德后恩」匾額,歲次己丑年(西元2009年)慈后宮85週年誌慶,由總統馬英九敬賀。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比較大尊的五尊媽祖分別是鎮殿媽、大媽、二媽、三媽和平安媽。
↓天上聖母媽祖(鎮殿媽)。
↓天上聖母媽祖(鎮殿媽)。
↓龕前左側配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配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五穀先帝、田都元帥、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福德夫人、西秦王爺。
↓五穀先帝、田都元帥、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福德夫人、西秦王爺。
↓正殿右龕奉祀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功德堂奉祀長生祿位和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
↓後殿二樓。
↓後殿二樓。
↓後殿二樓主殿中龕奉祀玉皇上帝,陪祀三官大帝。
↓玉皇上帝。
↓三官大帝。
↓前列中壇元帥。
↓後殿二樓主殿左龕奉祀觀音菩薩、太上老君、王天君、孚佑帝君、關聖帝君。
↓觀音菩薩、太上老君、孚佑帝君。
↓觀音菩薩、王天君、關聖帝君。
↓後殿二樓主殿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後殿二樓主殿龕前左側配祀韋馱護法。
↓後殿二樓主殿龕前右側配祀伽藍護法。
↓後殿二樓主殿左壁奉祀值年太歲星君。
↓金爐。
台北北投-慈生宮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
電話:(02)2822-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