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九如「三山國王廟」興建於清乾隆39年(西元1774年),至今約有2百多年歷史,為全台歷史最悠久的三山國王廟,目前已被核定為三級古蹟。每年農曆一月十六日定期舉辦「王爺奶奶回娘家」活動亦為全台獨具地方特色之民俗祭典,早期由客家人奉祀,如今成為福佬人的信仰所在,是九塊厝社區地緣關係最重要的標誌和象徵,它見證了九如的開發,更是鄉民的精神寄託。
三山國王是發源於中國廣東粵東地區之信仰,為潮州府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及潮州客家人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三山國王實指現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獨山的三位山神。北宋時期,三位山神屢次顯靈助宋軍平亂,宋太宗就分別賜封三位山神為清化威德報國王(大國王,巾山國王)、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明山國王)、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獨山國王),合祀為「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廟中的大王爺於清朝嘉慶24年(公元1819年)與麟洛鄉一位姑娘徐秀桃(王爺奶)「人神聯姻」的傳奇,每年農曆元月十六日王爺奶奶都要回娘家,三山國王廟每年宗教盛事『王爺奶奶回娘家』為全台三山國王廟所獨有,極富有歷史意義及文化價值,這項民俗文化活動已深入鄉間永續舉行。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的剪黏藝術,廟頂喜歡以龍來裝飾,因為民間相信龍能注雨以濟蒼生,有祈雨避邪壓制火災的作用。
↓天公爐很特別,為青斗石方形大香爐。
↓廟前的石獅。
↓三川殿。
↓「國王廟」的廟匾。
↓三川殿的木雕藝術。
↓龍邊牆堵的泥塑藝術。
↓三川殿的門神為國寶級廟宇彩繪大師潘麗水先生所繪。
↓拜殿。
↓龍堵的泥塑藝術。
↓虎堵的泥塑藝術。
↓正殿。
↓正殿主祀三山國王。
↓正殿上方懸有「威震海東」匾,為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所立,距今已有241年的歷史。
↓正殿龕內主祀三山國王(中:三王爺獨山國王,左:大王爺巾山國王,右:二王爺明山國王),龕前的中間三尊為三山國王,最左邊為韓指揮大使,最右邊為張木坑將軍。
↓三王爺獨山國王。
↓後殿。
↓後殿上方懸有「河山保障」匾,為昭和四年(西元1929年)所立;「德被寰瀛」匾,為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所立。
↓後殿。
↓後殿神龕上方懸有「慧光南海」匾,為嘉慶庚申年(西元1800年)所立。
↓後殿中龕奉祀觀音佛祖,龕前奉祀天上聖母和五穀大帝..等神尊。
↓觀音佛祖。
↓觀音佛祖。
↓後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後殿左龕奉祀王爺奶奶,但神座上沒有神尊,那是因為我造訪時為大年初六,王爺奶奶不在家。每年的正月初二,麟洛人都會到九如將大王爺和王爺奶奶迎回娘家麟洛,到了正月十五,九如人則會至麟洛迎回。
↓福德祠。
↓福德祠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福德夫人(土地婆)。
↓金爐。
屏東九如-三山國王廟
地址:屏東縣九如鄉仁愛街174號
電話:(07)73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