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天龍宮」位於高雄市前鎮區,主祀何府千歲,創建於日治大正元年,原位於小港區紅毛港姓吳仔聚落,故又稱「姓吳仔廟」,為紅毛港六大角頭廟之一。該廟是紅毛港六角頭廟中最晚建成,而由於紅毛港五大姓氏中,吳姓人數較少,故該廟和其他角頭廟相比規模較小。姓吳仔居民早期也大多是飛鳳宮的信徒,而何府千歲早期則是民宅私祀的神明。相傳在日大正元年(1912年),紅毛港地區發生霍亂,何府千歲化身醫師四處治病。後來姓吳仔居民在舊漁會旁的空地建廟,是為天龍宮。該廟在民國78年(1989年)重建,形成拆遷前最後的廟貌。紅毛港遷村後,該廟於民國102年(2013年)7月25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以前的高雄市小港區的紅毛港為傳統的漁村聚落,大多數的居民依靠漁業或從事各項相關漁業工作,他們險惡的討海生活,頻傳的意外災害,讓他們的生命朝不保夕,因此,心靈的寄託與信仰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紅毛港聚落裡大小廟宇林立,密度相當高,由此可見宗教信仰對漁民們是多麼重要。由於紅毛港埔頭仔地區以北的聚落主要均因為血緣而生,因此,紅毛港聚落的廟宇,以五大姓氏與埔頭仔為聚落中心的六大角頭廟為主。在紅毛港遷村後,有三間廟遷移到前鎮轄區內,有朝天宮(姓蘇)、濟天宮(姓李)、天龍宮(姓吳);另三間廟則遷移到鳳山區轄區內,有朝鳳寺(姓洪)、飛鳳宮(姓楊)、飛鳳寺(埔頭),但六間廟的距離都很近,5分鐘內都能到達,因此我就利用了假日的時間參訪了紅毛港的六大角頭廟,另外也參訪了供奉日本艦長的保安堂。
↓廟宇的外觀,天龍宮的虎邊就是緊鄰著濟天宮的後牆。
↓廟頂的剪黏藝術。
↓鐘樓。
↓鼓樓。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天龍宮」的宮匾。
↓三川殿正門。
↓龍堵的石雕藝術。
↓虎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龍邊上方能看到天龍宮的彩繪作品是由久謦堂彩繪藝術家洪振仁所作。
↓門神。
↓「護國庇民」匾,民國101年安座大典時,由總統馬英九和準副總統吳敦義敬獻。
↓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何府千歲。
↓何府千歲。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正殿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廟的後牆上有九龍壁剪黏藝術。
↓九龍壁剪黏藝術。
高雄前鎮-紅毛港天龍宮
地址:高雄市前鎮區明鳳三路216號
電話:(07)793-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