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的「關山夕照」為南台灣八景之一,關山的舊名為「高山巖」,而位於高山巖上的福德宮,又稱關山福德宮,廟裡主要供祀「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是台灣罕見的珊瑚礁岩建造而成的土地公廟。福德宮建於西元1639年(明朝崇楨12年),至今已有380年之歷史,號稱是「台灣本土最早土地公」,這裡的福德正神造型乃是頭戴官帽、身坐龍椅姿態呈現,亦是全台唯有。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廟不在久,有神則靈」,高山巖福德宮座落於咕咾石山中,又有龍虎守護,是相當難得的靈氣寶地,百年來經過多次的修復整建,現今仍是金碧輝煌、香火茂盛,至今分靈金尊已超過一萬多尊,每年謁祖及朝聖的香客絡繹不絕。也因福德正神的神威浩大,使信眾們有求必應,是當地最為著名的代表性廟宇,也是當地居民們的精神寄託所在。
坊間流傳車城福安宮的土地公是自高山巖福德宮分靈而來,這樣的說法沒有經過歷史文獻上的考證,車城福安宮也否認這個傳言,但這說法卻在信徒間口耳相傳,我就曾聽過幾個身邊的朋友說過,而且這次我到高山巖福德宮參拜時,在廟裡就聽到香客間的談話中說到高山巖福德宮是車城土地公的祖廟,可見此一說法在坊間流傳甚廣。
↓高山巖福德宮是建在山坡上,廟前有一廣濶的廟埕可以眺望墾丁美景。
↓從廟埕欄杆處往墾丁龍鑾潭方向眺望過去的景色。
↓廟宇外觀,廟方去年經過查詢全台的土地公廟的歷史,發現高山巖的土地公是歷史最悠久的,再經擲筊請示土地公獲得同意,最後在廟前上方掛起了「台灣本土最早土地公」,象徵高山巖的土地公是台灣本土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
↓廟前有個「通海洞」,可以連通大海。
↓高山巖是個活動的地形,每年三公釐的速度往上隆起,因此有許多的裂穴。這些裂穴朝著南方貓鼻頭及西面的紅柴坑而去與大海相通。前人為了證明這一點,曾在雨季時將稻穀到入坑內做實驗,結果在紅柴坑的海邊發現稻穀,證明「通海洞」和大海相連。
↓天公爐。
↓金香部。
↓桌上放了滿滿的發財金的金紙,祈求能補財庫。華人觀念認為「有土斯有財」,故認為土地公可以為人民帶來財富,所以土地公也是代表財神的神明之一,全台最有名的就是南投竹山紫南宮,每年香客去向土地公借發財金的金額高達好幾億,還有發放錢母造成萬人排隊領取的盛況。
↓龍柱與中門。
↓大殿。
↓福德財庫,可用自己的大錢向土地公財庫換取「招財錢母」。
↓招財錢母。
↓大殿可以看出在天然珊瑚礁岩洞內,感覺很奇特,也非常有靈氣。
↓大殿。
↓大殿主祀福德正神,而神桌上還有很多陪祀的神明,例如:福德娘娘、觀音菩薩、濟公活佛..等。
↓福德正神。
↓十八羅漢洞,位於正殿左側,為高山巖三個主要岩洞之一,洞內供奉十八尊的羅漢神像。這些像因長期在洞中領受人人的香火,色澤已非其原來的顏色。
↓太歲殿。
↓奉祀太歲星君。
↓地藏王菩薩殿(龍山古寺)。
↓地藏王菩薩殿。
↓奉祀地藏王菩薩。
↓二十四孝洞,我國是個重視倫理道德講孝道的國家,為弘揚孝道,福德宮特在正殿右側岩洞的石壁上,雕塑有二十四孝行圖供人膜拜。
↓二十四孝洞裡有個巖洞可以穿越到外頭去,參觀者必須跪爬而過以為孝道,為在世雙親添福壽,所以稱為「報恩門」。
↓報恩門的出口。
↓文創館裡賣一些福德宫的文創商品。
↓廟的右方有一些攤販,販售一些小吃。
↓祈福步道。
屏東恆春-高山巖福德宮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山海里檳榔路9-11號
電話:(08)886-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