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小港福德祠」是小港地區著名的廟宇之一,因土地公靈驗而終年香火鼎盛,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每年的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日、8月15日土地公成道日,都會提供3600斤平安麵發放給信眾吃平安,而在農曆元宵節亦有舉辦乞龜文化祭,到福德祠參拜土地公的香客絡繹不絕。
「小港福德祠」的歷史追溯至清朝康熙時代,就有先民居住在鳳山縣港仔墘尾,建造土地公廟供奉膜拜,清光緒年間乙未(西元1895)年因日本佔據台灣,居民遷移至高雄州鳳山郡小港庄,而後小廟因年久失修,居民們再籌建土地公廟,於西元1918年正月落成,方便當地信徒膜拜。西元1970年,政府計劃興建十大建設居民們因而遷村將重建福德祠於現址,於1979年桂月,神尊與新廟皆順利完成,當時玉旨賜名為「福德爺廟」,之後才正名為「福德祠」。
以上資訊是參考「小港福德祠」官方文宣的沿革再略以簡述,但我在10年前到土地公廟參拜時,當時的廟名是「敬天宮」(在文末最後一張的照片裡可以清楚看到),這個廟名在廟方的沿革介紹裡並未提及,而小港居民都習慣稱「小港土地公廟」。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因廟埕搭建棚子遮住了廟頂,所以平常不注意的話,還看不到廟頂的剪黏作品。
↓廟埕搭建棚子,是香客休息的好地方。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前的一對石獅,左公右母,母獅子懷前有隻小獅子。
↓三川殿前的龍柱立體雕工精細。
↓龍堵的石雕藝術。
↓虎堵的石雕藝術。
↓正殿。
↓三川殿正門上方懸有「福德正神」匾,歲次民國戊午年(西元1978年)由眾弟子敬獻。
↓正殿龍邊牆上方懸有「德澤宏施」匾,歲次庚辰年(西元2000年)由財團法人鳳邑鎮南宮仙公廟董事長曾鹿敬獻。
↓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正殿左龕奉祀文判官,一手持朱砂筆,一手持生死簿,負責文書業務。
↓文判官。
↓正殿右龕奉祀武判官,高舉棍錘,負責衝鋒陷陣、緝凶擊惡。
↓武判官。
↓桌下奉祀虎爺。
↓金爐。
↓戲台。
↓廟旁有一攤賣麻糬的攤商,很多人來拜土地公,都會買麻糬當供品。
↓麻糬。
↓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日,廟埕擠滿了參香的信徒。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的供品。
↓廟方邀請歌劇團來為土地公祝壽。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發放壽(平安)麵,志工忙著準備平安麵。
↓排隊領平安麵的民眾。
↓元宵節時舉辦的乞龜文化祭晚會。
↓2018年的乞龜文化祭晚會,特別邀請台語金曲歌王黃文星來演唱。
↓這是10年前2008年拍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玻璃內的土地公神像,然後可以看到上方寫著當時的廟名是「敬天宮」。
高雄小港-福德祠
地址:高雄市小港區小港路142巷2弄5號
電話:(07)802-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