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龍山寺為台灣重要古蹟之一,興建於1719年清朝康熙年代,主奉觀世音菩薩,分靈自中國大陸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龍山寺。雖經幾度重修,該寺之正殿、拜殿、拜亭仍呈現原先形貌,其泥塑雕工以精緻著稱。在台灣的廟宇裡名稱為“龍山寺”的有五座,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和位置最南邊的「鳳山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奉祀觀世音菩薩,神威顯赫、非常靈驗,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且終年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很多信徒來到鳳山龍山寺除了虔誠的參拜觀音佛祖外,有些人會來擲筊或抽籤詩向佛祖問事,聽說都很靈驗。
另外鳳山龍山寺也有替信徒收驚的服務,有一位師兄和一位師姊為大家服務,我聽說龍山寺替人收驚很有效,這次也專程帶小女去收驚,是給師兄服務的,當小女坐下都還沒講話時,這位師兄就跟小女說了很多,例如身體哪裡欠安?哪裡該注意的事項等等,我只能說師兄說的很準,十之八九都被師兄說中了,至於收驚到底有沒有效?當然要自己去體驗才知道。
鳳山龍山寺收驚服務的地點是在正殿左邊的“地藏王殿”,而收驚服務時間表如下:
收驚時間:上午9:00~12:30 下午1:30~18:00
每週二、四、六 (由師兄服務)
每週一、三、五 (由師姊服務)
每週日 (師兄和師姊都有服務)
↓鳳山龍山寺外觀。
↓龍山寺的牌匾。
↓龍山寺的泥塑雕工精緻,憨番扛廟角又謂「力士抬廟角」,位於三川殿墀頭內,左右兩邊各有一力士,為泥塑彩繪及剪黏的綜合形式,其樣貌樸拙有趣。
↓透雕圓窗,三川殿左右邊間有兩扇圓形木作透雕窗,為形式相同之作品, 雕刻中暗藏三對螭虎作對稱勾繞,形成線條優美的圓爐造形, 兩側共有四隻蝙蝠裝飾,隱喻「賜福」,中下方有四瓣紅花及蓮花座雕刻裝飾。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之「重修龍山寺碑記」為泥塑,材質作法特殊。
↓門神。
↓三川殿正門上方的「墨名儒行」匾額,清乾隆38年(西元1773年)由賜進士出身文林郎晉江林聰敬題。
↓進入正殿,前面是三川殿和拜殿。
↓三川殿上方的「神妙莊嚴」匾額,民國77年(西元1988年)由高雄縣長余陳月瑛、立法委員余政憲、台灣省議員余玲雅敬賀。
↓拜殿供奉彌勒佛、藥師佛、大勢至菩薩和四大金剛。
↓拜殿上方的「慈悲廣大」匾額,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由鳳邑童生丁子敬叩。
↓拜殿上方的「無無明盡」匾額,清光緒7年(西元1881年)由山陰信士趙逢春敬立。
↓四大金剛1和四大金剛2。
↓拜殿的龍堵壁。
↓正殿。
↓正殿上方的「般阿蘭若」匾額,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由臺灣縣知縣彭達孫贈。
↓正殿上方的「灋雨慈雲」匾額,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由南路參將黃大超立。
↓正殿神龕上方的「南雲東照」匾額,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立,贈匾人不詳,為鳳山龍山寺所存最古之匾額。
↓正殿神龕上方的「大大慈悲」匾額,清光緒8年(西元1881年)由會稽信士章燮敬立。
↓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開基祖等眾菩薩、釋曇如來、阿彌陀佛、虎爺。
↓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供桌前左側還有供奉天官武財神玄壇真君。
↓供桌前左側還有供奉天上聖母媽祖。
↓正殿虎邊供奉伽藍菩薩、境主公、文昌帝君。
↓正殿龍邊供奉韋馱菩薩、註生娘娘、月老星君。
↓正殿虎邊的十八羅漢。
↓正殿龍邊的十八羅漢。
↓收驚部及金香部。
↓龍山寺的收驚服務。
↓收驚及改運服務時間。
↓金香部。
↓地藏王殿。
↓地藏王殿。
↓地藏王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太陽星君、太歲星君、武財神、福德正神。
↓三寶殿。
↓三寶殿。
↓三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龍山寺右側的六層樓建築是「龍山寺觀音文化大樓」。
↓鳳山龍山寺觀音文化大樓。
↓觀音文化大樓的一樓是閱覽室、二樓是會議室、三樓是辦公室、四樓是光明殿、五樓是千佛殿、六樓是觀音殿。
↓一樓閱覽室。
↓四樓光明殿。
↓光明殿。
↓五樓千佛殿。
↓千佛殿。
↓千佛殿。
↓六樓觀音殿。
↓觀音殿。
↓觀音殿。
高雄鳳山-鳳山龍山寺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中山路7號
電話:(07)746-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