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天后宮」位於台南市山上區,主祀玉二聖母,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二娘娘」的神像,隨鄭成功之水師,為航海守護神,由福建渡海來台,至現廟址之左前方,搭建草舍為廟。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信徒增多,乃有正式建廟之議;清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因地震之故,廟宇受創,再次重建,次年(西元1880年)選擇於現址上蓋廟。日治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增建兩側廂房、翻修廟身,日治昭和三年(西元1928年)重修,民國51年(西元1962年)再次重修,次年(西元1963年)完工,為現廟貌。
「山上天后宮」雖然名為天后宮,但所奉祀的主神並非天上聖母而是玉二聖母,然因早期玉二聖母身份未明之時,均以媽祖祀之,故在此前提下,亦傳襲了一系列的媽祖信仰。據廟方說法玉二聖母最早在商湯太康年間降世,脫離母胎就立即歸神,後來在五代年間二度降世於普巖地區,於宋朝顯化濟世。而後由於宋室南遷,玉二聖母的金身輾轉來到福建省晉江第五都定居,最後信徒為其建廟,並定名為天后宮二娘媽。
【以上資訊參考及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前龍虎兩側的石獅子,龍邊公獅子,虎邊母獅子,造型生動活潑,雕工細膩,民國65年所立。
↓三川殿外觀。
↓憨番扛大杉、憨番扛廟角,是台灣廟宇常見的建築型態,具體呈現是將長得像外國人的人物塑像,袒胸露背,安置在廟宇橫樑或屋角下,相當特別。
↓三川殿前的仙人吊筒。
↓三川殿步口上方的獅座和彩繪。
↓「天后宮」的宮匾。
↓三川殿前步口龍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正門之門神彩繪。
↓三川殿和天井。
↓三川殿龍邊壁上彩繪作品-「白日昇天」。
↓三川殿龍邊壁上彩繪作品-「媽祖化草為木」。
↓山上天后宮沿革碑記。
↓拜殿及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玉二聖母。
↓玉二聖母。
↓玉二聖母。
↓正殿龕前左側配祀千里眼將軍。
↓正殿龕前右側配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正殿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正殿龍邊壁上之泥塑和剪黏藝術。
↓正殿龍邊壁上懸有「聖德配天」匾額,民國65年(西元1976年)由善化慶安宮管理委員會敬贈。
↓正殿虎邊壁上之泥塑和剪黏藝術。
↓正殿虎邊壁上懸有「厚德巍峨」匾額,民國65年(西元1976年)由台南聖母會眾弟子敬獻。
↓左廂房奉祀田都元帥和天上聖母令牌。
↓田都元帥和天上聖母令牌。
↓桌下奉祀虎爺。
↓「護國佑民」匾額,未見落款年份,由前監察院長陳履安敬獻。
↓金爐。
台南山上-天后宮
地址: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21號
電話:(06)578-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