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宮」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新莊廟街,主祀三山國王,為日治時期後遷走的客家移民所建,新莊的廣福宮與武聖廟、慈祐宮,並稱為新莊三大廟。新莊三山國王廟係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粵人捐建,為北台灣最早興建屬客家人信仰的廟宇,見證新莊早期移民墾拓有客家人參與。三山國王廟香火隨客家人聚落遷出而沒落,又因為屬客籍人士崇信的廟宇,故乏人看顧,但反而顯得清幽寧靜,也因此保存了許多傳統廟宇的古貌。
廣福宮昔稱「三山國王廟」,雖不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唯一的國家二級古蹟,是老街四大古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三山國王為廣東潮州籍人士的守護神,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相傳南宋末年,宋帝躲避元兵追擊,一路逃難至廣東,當地巾山、明山、獨山的神靈化為神兵,擊退元兵,使宋帝倖免於難,因而得到宋帝詔封為「三山國王」,從此受到當地粵籍百姓的敬順奉祀,成為潮洲地方上的普遍信仰。
↓廟宇的外觀,廣福宮的山門未做翻新,使廣福宮的門面呈現出古樸的外貌。
↓「廣福宮」匾,歲次癸丑年由台北玄一宮敬獻。
↓龍柱。
↓木雕的特色為全未上彩,溫潤樸實。前詹口吊筒底部雕成花籃,飾有細細花瓣及編網,吊筒前方以透雕仙人為榫,細膩美觀。
↓廟門旁的石獅以廣東獅為範本,較為俏皮可愛。
↓三川殿和天井。
↓「奉兩憲示禁碑」的石碑,記載早年閩南和客家移民的衝突。當時因地方保甲的偏袒,客家人所繳的戶稅比閩南人多了十一、二倍。於是,客家人於向新莊、淡水兩處的地方官提出控告,終於得以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此碑,禁止對客家人苛稅。
↓正殿。
↓正殿上方的「神恩昭顯」匾,民國82年由新莊市長蔡家福敬獻。
↓正殿主祀三山國王。
↓清化威德報國王(大國王,巾山國王)。
↓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明山國王)。
↓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獨山國王)。
↓正殿左側奉祀舍人老爺。
↓正殿右側奉祀護法老爺。
↓後殿。
↓後殿。
↓後殿奉祀王乃夫人。
↓王乃夫人。
↓金爐。
↓神轎。
新北新莊-廣福宮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150號
電話:(02)8991-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