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宮」位於台南市西港區,創建於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此外同祀中壇元帥、境主公(城隍爺)、十二瘟王等神。西元1945年慶安宮南巡到臺南開基玉皇宮,受玉皇大帝勅封後,正式廟名才改為「玉勅慶安宮」。而在西元1987年重修完成後,因廟宇建築採用繁複之雕工披覆金箔裝飾而成,所以又稱「金大廟」。該廟又有「西港仔廟」、「西港大廟」的俗稱。該廟也是列為中華民國國定民俗的西港刈香主辦廟宇,是西港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由於慶安宮所在地據說是「鯉魚穴」,所以廟宇屋頂上雕塑了鯉魚像,鯉魚也成為西港慶安宮的重要標誌。
【以上資訊引用自維基百科】
「西港刈香」,由台南市西港區慶安宮主其事,每三年一次的作醮已具有200多年的遶境歷史。很多人會對慶安宮主祀神明媽祖婆頭上「代天巡狩」的布條感到疑惑,對民俗有點概念的寶神迷們大概都知道,代天巡狩一般是王爺或千歲被賦予的職權,與媽祖無關,那究竟又是為什麼西港慶安宮的媽祖婆頭上會掛「代天巡狩」的布條呢?根據廟方的說法,自從慶安宮於1823年接手西港刈香開始,媽祖婆就特別奏請玉皇大帝,特准十二瘟王進行「代天巡狩」的任務,主要是要在刈香期間出巡,確保香科平安,同時掃除瘟疫。也因此,主祀殿中除了主祀神明媽祖婆之外,同時也是代天巡狩千歲爺辦公的地方,自然而然,在媽祖婆的頭上會掛上「代天巡狩」的布條,殿外的匾額也寫著「代天府」三字,呈現出這種獨特且融合的信仰模樣。
【以上資訊引用自玩全台灣、三立新聞網】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三川殿。
↓「慶安宮」的宮匾。
↓三川殿前步口龍堵之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之石雕藝術。
↓三川殿門之左右為康元帥和辛元帥。
↓拜殿。
↓拜殿上方懸有「代天府」匾額,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由總理謝淡格等人同立。
↓正殿。
↓正殿下層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正殿下層左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正殿下層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正殿上層。
↓正殿上層中龕奉祀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
↓正殿中龕上方懸有「凌霄寶殿」匾額,民國63年(西元1974年),由副總統嚴家淦敬獻。
↓正殿上層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正殿左龕上方懸有「福佑生民」匾額,未見落款年份,但依重建紀念推算,應該是在民國62~64年(西元1973~1975年),由臺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敬獻。
↓正殿上層左龕奉祀北斗星君。
↓正殿右龕上方懸有「海靖南瀛」匾額,民國62年(西元1973年),由臺南縣長高育仁敬獻。
↓正殿龍邊壁上的泥塑藝術。
↓正殿虎邊壁上的泥塑藝術。
↓左廂文衡殿奉祀文衡聖帝,左右陪祀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
↓文衡聖帝。
↓左廂文衡殿奉祀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
↓左廂上懸有「嘉惠桑梓」匾額,民國86年(西元1997年),由臺灣省省長宋楚瑜敬獻。
↓右廂城隍殿奉祀城隍境主,左右陪祀文判官和武判官。
↓城隍境主。
↓右廂城隍殿奉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
↓右廂上懸有「恩威竝濟」匾額,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由總理謝淡格等人同敬立。
↓右廂上懸有「赫濯聲靈」匾額,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由董事王長泰等人同立。
↓右廂上懸有「赫濯聲靈」匾額,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由董事林光甫、黃君逞同敬立。
↓後殿。
↓後殿-東嶽殿奉祀東嶽大帝,左右陪祀文判官、武判官。
↓東嶽大帝。
↓東嶽殿左側奉祀功德司、牛將軍、謝將軍。
↓東嶽殿右側奉祀速報司、馬將軍、范將軍。
↓後殿-地藏王寶殿。
↓地藏王寶殿中龕奉祀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寶殿左龕奉祀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寶殿右龕奉祀面然大士。
↓地藏王寶殿左壁奉祀十殿閻羅天子,一殿秦廣王、三殿宋帝王、五殿閻羅王、七殿泰山王、九殿平等王。
↓地藏王寶殿右壁奉祀十殿閻羅天子,十殿轉輪王、八殿都市王、六殿卞城王、四殿五官王、二殿楚江王。
↓後殿左廂奉祀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值年太歲星君。
↓後殿左廂奉祀斗姥星君和五斗星君。
↓斗姥星君和五斗星君。
↓後殿右廂奉祀王靈天君和普化天尊。
↓王靈天君和普化天尊。
↓後殿右廂奉祀張天師。
↓張天師。
↓金爐。
台南西港-慶安宮
地址:台南市西港區慶安路32號
電話:(06)795-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