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唐殿」位於台南市佳里區,主祀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初名為代天府,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西元1698年),為佳里居民的信仰中心。佳里金唐殿興建落成後,其間曾數次重修,一次重建。清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818年)是建殿以來首次重修正殿嵌上了金字招牌「金唐殿」之廟名,便有人據之斷定原代天府自此改名。清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佳里金唐殿由楊成美發起唯一一次的重建,特請嘉義葉王交趾燒名師,負責諸凡脊翎飛檐、榱題斗栱、藻井堂壁、棟樑楹柱等工藝設計,彩繪裝飾事宜。再次重修是在日治時代昭和三年(西元1928年),由當時佳里庄庄長黃深淵以及耆宿鄭棖等倡議,並特聘中國汕頭名匠何金龍師渡海前來統籌總成,何金龍以其專業技術重建裝飾,交趾燒全部改換。民國四十五年(西元1956年),由當任董事長陳秀江倡議重修,特聘佳里鎮王石發名師油畫楹柱,施天福師雕鏤青石龍柱以及石壁浮雕符等,廟貌宏觀,雕棟畫樑,巧奪天工,金璧輝煌。
↓廟宇的外觀。
↓走進金唐殿,在三川殿北牆頭墀上,可以看到台灣最早(民國17年)的國父塑像,堪稱全台絕無僅有的珍品,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北牆頭墀上之何金龍剪黏藝術,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
↓三川殿前之鏤青石龍柱為名匠師施天福之作品。
↓「金唐殿」的廟匾。
↓三川殿正門,對聯:「金碧交輝新氣象,殿堂重見舊威儀」,民國47年(西元1958年)由司法院長王寵惠題書。
↓三川殿前步口龍堵之剪黏藝術,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前步口龍堵之剪黏藝術-「證鴛鴦狄太后認親人」,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之剪黏藝術,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之剪黏藝術-「轅門斬子,宗保佳遇穆桂英」,為汕頭名匠何金龍之作品。
↓三川殿正門兩旁之石壁浮雕,為名匠師施天福之作品。
↓三川殿正門兩旁之石壁浮雕,為名匠師施天福之作品。
↓三川殿正門之門神彩繪,為府城名畫家潘春源(潘麗水之父)之作品。
↓三川殿正門內上方懸有「普濟群生」匾額,民國71年(西元1982年),由歸仁保西代天府管理委員會敬獻。
↓三川殿上方懸有「惠澤群生」匾額,民國47年(西元1958年)重修時,由金唐殿董事長鄭定、眾董事、眾顧問等人同敬獻。
↓三川殿和天井。
↓三川殿龍邊壁上之剪黏藝術,為國寶剪黏藝師王保原(何金龍傳人)之作品。
↓三川殿虎邊壁上之剪黏藝術,為國寶剪黏藝師王保原(何金龍傳人)之作品。
↓三川殿之楹柱,楹聯:「威靈鎮佳里心懷咸矜樂利,神裏徧遐陬村莊共慶安寧」,日治昭和三年首夏吉旦北門王大俊撰鄭啟東敬書。
↓天井和拜殿。
↓天井上方懸有「紫氣永照」匾額,民國84年(西元1995年)重修落成誌慶,由港口慈安宮敬獻。
↓天井龍邊之龍堵泥塑作品。
↓天井虎邊之虎堵泥塑作品。
↓拜殿。
↓拜殿上方懸有「郅善安民」匾額,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獻。
↓拜殿的楹聯:「金闕來朝千歲壽,殿雲覆幬萬家寧」,民國46年(西元1957年)由總統府資政(前考試院長)賈景德敬撰並書。
↓正殿。
↓正殿上方懸有「宏文求莫」匾額,清康熙37年(西元1698年)由鄭成功的鎮兵林可棟敬獻,為金唐殿最古老的匾額。
↓正殿上方懸有御賜「旌義」匾額,清乾隆54年(西元1789年)欽賜「旌義」御匾以示獎勵安定里西保等庄義民。
↓正殿上方懸有「赫赫威靈」匾額,清嘉慶戊寅年(西元1818年)由楊成美、黃光生及諸董事敬獻。
↓正殿中龕主祀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
↓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
↓朱府千歲。
↓雷府千歲。
↓殷府千歲。
↓龕前左側配祀謝將軍。
↓龕前右側配祀范將軍。
↓正殿背面牆上的泥塑作品,為名匠師何金龍得意門生王石發(何金龍傳人)、王保原(國寶剪黏藝師、何金龍傳人)父子之作。
↓正殿背面牆上的水車堵剪黏藝術-「演武廳」,為名匠師何金龍之作品。
↓正殿背面牆上的水車堵剪黏藝術-「演武廳」,為名匠師何金龍之作品。
↓正殿屋頂的剪黏藝術-「武將交戰圖」,為名匠師何金龍之作品。係採用本地蕭壠糖廠燒蔗渣鍋爐的爐石所做,極耐日曬風吹雨淋,不但有環保概念,使用這種材料更是古今一絕。
↓後殿為觀音殿。
↓觀音殿。
↓後殿中龕主祀觀音佛祖和釋迦牟尼佛。
↓觀音佛祖。
↓觀音殿龕前配祀韋馱護法。
↓觀音殿龕前配祀迦藍護法。
↓觀音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觀音殿左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觀音殿左右壁奉祀十八尊者。
↓觀音殿左右壁奉祀十八尊者。
↓太歲殿。
↓太歲殿。
↓太歲殿奉祀值年太歲星君神位。
↓三川殿前右側奉祀馬草水。
台南佳里-金唐殿
地址:台南市佳里區中山路289號
電話:(06)722-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