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天后宮」位在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民國44年浙江省大陳島撤退來台定居的義胞一萬八千多人,省府分配在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等五縣近漁港地區定居,分配到台東的以富岡、尚武兩處為主。尚武的義胞,主要是來自大陳的紅美山,撤退時曾將原鄉天后宮的媽祖、平水王、漁師大帝隨船迎祀來台。大陳新村建好後,義胞就在集會所左側的廣場,搭建臨時性的草屋供奉,迭經多次整建成磚造瓦房,大武國小尚武分校設立時,就建在廟前廣場,獨立設校後始遷離。七十五年經徐慶元、陳芝等地方人士倡議,村民捐資,始在原址正式建廟,才有今日之廟貌。
天后宮原為大陳義胞所建,是大陳義胞信仰中心,後因大武漁港日漸淤塞,漁源日漸減少,以捕魚維生的大陳義胞逐漸他散,多遷往都市謀生,整個社區僅剩老弱婦孺二十多戶,天后宮也逐漸演變成尚武地區平地人的信仰中心。不過外遷的大陳義胞仍視尚武為他們在台灣第一個根,天后宮為他們生命之源,遠在台北中和、泰山的義胞,每年均會組團搭乘遊覽車回天后宮燒香祈拜。天后宮的祀典以媽祖聖誕最為重要,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兩天,除日演布袋戲、夜演電影扮仙酬神之外,尚舉行歌唱比賽,娛神娛人。天后宮組管理委員會負責廟務,每年並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負責祀典,日常廟事則設有常住的住持負責。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鐘樓頂的千里眼將軍。
↓鼓樓頂的順風耳將軍。
↓三川殿。
↓「天后宮」的宮匾。
↓三川殿前步口龍邊牆堵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邊牆堵石雕藝術。
↓三川殿正門之門神彩繪。
↓正殿。
↓「尚武大陳義胞天后宮沿革」碑誌。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正殿中龕左側另有陪祀觀音佛祖、九天玄女、陳乃夫人。
↓正殿中龕右側另有陪祀三官大帝、關聖帝君、漁師大神、濟公活佛。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配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配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賜福財神、四方財神、中壇元帥。
↓賜福財神、四方財神、中壇元帥。
↓正殿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正殿天花板彩繪。
↓左偏殿奉祀李府千歲、池府王爺、吳府千歲、太歲星君牌位、五營令旗。
↓李府千歲、池府王爺、吳府千歲。
↓太歲星君牌位。
↓廟前龍邊奉祀五營將軍令旗。
↓五營將軍令旗。
↓金爐。
↓廟埕旁有一座景觀水池。
台東大武-大陳天后宮
地址:台東縣大武鄉政通五街30號
電話:(089)79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