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宮」位於雲林縣西螺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清康熙56年(西元1717年)來台,於螺陽(西螺)安奉祭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因福興宮媽祖有求必應、有其必安,故其媽祖尊稱為「西螺媽祖太平媽」,在地人稱「西螺媽祖宮、舊街廟、太平媽、媽祖宮」。福興宮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同治8年(西元1869年)廟貌坍毀復行整修;明治41年(西元1908年)因後殿破漏腐塌重修;民國50年(西元1961年)動工改建廟宇,而至民國72年(西元1983年)方才完工,現為三樓式的殿宇,為西螺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內留存著天上聖母神像、十八羅漢像其雕工細膩,兩根石柱以及門外的兩座石獅的石材皆為大陸的隴石,亦可說是珍貴藝術品,而廟內還有著幾塊年代久遠的牌匾為:「海國安瀾」、「莫不尊親」、「好義從風」等。大甲媽祖出巡是近年來中部地區人民其最隆重的廟宇活動,由台中縣大甲鎮瀾宮萬人徒步至嘉義新港奉天宮,其中途的休息站為西螺福興宮,所以每年這個時候一到,廟內就會湧入近萬名的信徒還有陣頭,比過年還熱鬧,因為便成為西螺鎮內的一大盛事之一。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福興宮」的宮匾。
↓三川殿正門。
↓三川殿牆面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正門的門神。
↓「慈澤溥化」的匾額,民國97年(西元2008年)由總統馬英九敬獻。
↓「保境安民」的匾額,民國91年(西元2002年)由總統陳水扁敬獻。
↓拜殿。
↓拜殿。
↓「霖雨濟度」的匾額,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獻。
↓正殿。
↓「與天同功」的匾額,光緒御筆。根據《全國佛剎道觀總覽‧天上聖母南區專輯》(上冊)中的〈西螺福興宮〉一節,指出本宮古匾有「護國佑民」、「莫不尊親」與「水德配天」等清代古匾,惟未載有「與天同功」匾。可見此匾可能為近年所置。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配祀金將軍、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配祀柳將軍、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桌下奉祀虎爺。
↓「水德配天」的匾額,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由欽加五品銜布政理問廖振元、五品職員廖輝煌、武生蕭國昌、武生蕭國輝、貢生李超英、監生江捷慶仝敬酬。
↓「佑濟群黎」的匾額,民國86年(西元1997年)由臺灣省省長宋楚瑜敬獻。
↓「佑庇眾民」的匾額,民國86年(西元1997年)由行政院長蕭萬長敬獻。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
↓神農大帝、文昌帝君。
↓「福厚仁興」的匾額,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由臺北市長柯文哲敬獻。這個匾額我第一眼看到覺得滿特別的,是我第一次看到柯市長的贈匾,然後是他的名字是他親筆簽名的,果然充滿了柯市長獨特的風格。
↓財神殿。
↓財神殿奉祀武財神和文財神。
↓武財神和文財神。
↓南北斗星君殿。
↓南北斗星君殿奉祀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太歲殿。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六十甲子太歲星君、聖父母。
↓斗姥元君。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聖父、聖母。
↓防疫期間釋迦佛祖殿和三官大帝殿暫不開放。
↓金爐。
雲林西螺-福興宮
地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180號
電話:(05)586-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