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宮」位在嘉義縣新港鄉,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台灣知名的媽祖廟之一。新港原稱笨港,康熙年間由當地居民在諸羅縣的笨港街合建且主祀湄洲媽祖,稱作『笨港天后宮』,至嘉慶年間笨港溪氾濫因此將神明和文物移至新南港,新廟落成後改名為『奉天宮』;乾隆年間奉祀大媽、二媽和三媽神像,因為溪水阻隔了民眾參拜的路線,相當不便,經協議後將大媽留至本宮,二媽分祀北港朝天宮,三媽祀奉於新港六興宮。有「世界三大宗教盛事」和「台灣地表最大遷移活動」美譽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台中市廟宇大甲鎮瀾宮,於每年農曆三月間舉行、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出巡遶境,目的地在嘉義新港奉天宮。
明朝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船戶劉定國為祈求新船平安橫渡台灣海峽,至湄洲媽祖祖廟請求媽祖神像,供奉於船上,船隻行至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及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神示永駐此地。海商顏思齊率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先民稱之「湄洲伍媽」、「船仔媽」,又因為笨港為台灣島最早開墾的地區,故又稱「開臺媽祖」。康熙三十九年(西元1700年),笨港居民集資合建天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宮,乾隆年間,數次修建。嘉慶四年(西元1799年),颶風襲台,笨港溪氾濫沖毀笨港街天后宮,居民將神像文物遷至東邊的蔴園寮(今嘉義縣新港鄉)肇慶堂土地公廟。水師提督王得祿捐資倡建新廟,新廟於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落成,定名「奉天宮」。日治時期因地震經過兩次大地震,第一次是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芮氏地震規模6.1的斗六大地震;第二次是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芮氏規模7.1的梅山大地震。在兩次大地震後,奉天宮結構受到嚴重毀損,僅存神房與觀音殿。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開始重修廟宇,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完成修建,共歷時十年。民國七十四年(西元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核列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奉天宮又因集集大地震受創,至2007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三川殿正門。
↓三川殿通樑上的獅座。
↓「奉天宮」的宮匾。
↓廟前的龍柱為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立。
↓門神。
↓「馨護臺灣」匾額,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由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和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高雄市長韓國瑜..等22縣市長,恭祀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駐台四百年所敬獻。
↓三川殿龍堵上的雕刻藝術。
↓天井。
↓拜殿。
↓「聖慈母德」匾額,清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由欽命提督福建全省水師等處地方軍務統轄臺澎水陸官兵二等子爵世襲軍功加五級尋常加一級王得祿立。
↓正殿。
↓「開臺媽祖」匾額,民國55年(西元1966年)由行政院長嚴家淦敬立。
↓「聖慈皎皎煥湄洲風清月白、母德洋洋彌海甸浪靜波恬」對聯,清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由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將軍虔書。
↓正殿。
↓「海國安瀾」匾額,清嘉慶御筆之寶。
↓「神昭海表」匾額,清雍正御筆之寶。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新港奉天宮是臺灣少數把虎爺供奉於桌上的廟宇,也是臺灣金虎爺會的大本營。
↓城隍殿。
↓城隍殿奉祀城隍爺。
↓虎爺殿。
↓虎爺殿奉祀虎爺。
↓觀音殿。
↓觀音殿。
↓「福庇雁行」匾額,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由署笨港縣丞白鸞卿立。
↓「恩流海嶠」匾額,清嘉慶二十一年(西元1816年)由護台灣鹿港同知笨港縣丞龐周敬立。
↓觀音殿中龕奉祀觀音佛祖。
↓龕前左側陪祀韋馱護法。
↓龕前左側陪祀伽藍護法。
↓觀音殿左龕奉祀福德正神。
↓觀音殿右龕奉祀註生娘娘。
↓觀音殿左壁奉祀十八羅漢尊者。
↓觀音殿右壁奉祀十八羅漢尊者。
↓左配殿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右配殿奉祀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馬使爺和赤兔馬。
↓長生殿奉祀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
↓凌霄寶殿。
↓上五樓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中龕奉祀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
↓龕前陪祀三官大帝和張天師。
↓凌霄寶殿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南斗星君。
↓凌霄寶殿左龕奉祀北斗星君。
↓北斗星君。
↓凌霄寶殿三樓。
↓三寶佛殿。
↓三寶佛殿奉祀三寶佛。
↓西秦王爺殿。
↓西秦王爺殿奉祀西秦王爺。
↓聖父母殿。
↓聖父母殿奉祀聖父母。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太歲星君。
↓太歲殿奉祀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太歲殿奉祀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嘉義新港-奉天宮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
電話:(05)374-203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