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瑤宮」位於彰化縣彰化市,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在彰化縣城南門外,經過兩百多年來多次的修建與擴建,形成現今的南瑤宮,香火鼎盛,屢稱靈驗,有「彰化媽蔭外方」之名,現為中臺灣的重點古廟。從嘉慶十九年即有記載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為台灣進香團之鼻祖,但中間中斷徒步改以車代步進行,到了近幾年才恢復徒步往笨港進香。南瑤宮香火鼎盛,擁有許多的信眾,且分靈至泰國供奉。南瑤宮屬於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為縣定古蹟,廟宇中的裝飾藝術相當驚人,擁有多位著名藝術匠家的作品,被稱為是彰化市最為精緻的廟宇,不論是木雕、石雕、彩繪與藻井等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南瑤宮是主祀天上聖母的媽祖廟,建於18世紀清乾隆年間,因創建時此地為「邑治南門外尾窯」,故以「南瑤」為名。南瑤宮所存沿革碑與文獻,約知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彰化設縣後,請窯工楊謙(生卒年不詳)自諸羅縣(今嘉義縣)笨港應募工事而來,因其將笨港天上聖母香火攜來庇身,香火入夜放五彩毫光,居民認為神蹟,於是仕紳集資塑天上聖母神像供奉。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信眾捐地建茅草小屋稱為「媽祖宮」,此為南瑤宮建廟之始,同年11月再發起募資建築廟殿,並雕塑神像5尊,正式定名為「南瑤宮」。清朝時期數次重建,日治時期大正5年(公元1916年)建觀音殿時,聘請漳派名匠師陳應彬(公元1864年-1944年)施工,其高徒廖石成(公元1899年-1985年)亦參加,大正9年(公元1920年)改建前殿與正殿時,禮聘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王益順(公元1861年-1931年)之侄王樹發(生卒年不詳)主持設計,民國77年公告為彰化縣定古蹟。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南瑤宮」的宮匾。
↓三川殿前步口龍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堵的石雕藝術。
↓廟宇常見的門神為秦叔寶和尉遲恭,但南瑤宮中港門為雙龍門神。
↓三川殿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王樹發之作,成正八角形,中置太極八卦鎮邪。
↓「后德配天」匾額,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所獻。
↓正殿。
↓正殿。
↓正殿的柱子為日治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所立,至今也已將近有百年歷史。
↓「海宇澄清」匾額,民國61年(西元1972年)由副總統嚴家淦敬立。
↓正殿。
↓「福蔭海山」匾額,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由噶瑪蘭通判羅道所獻。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的香爐為清道光丁亥年(西元1827年)之文物。
↓正殿的左廂房奉祀神農大帝。
↓神農大帝。
↓正殿的左廂房奉祀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桌下奉祀虎將軍。
↓左護龍。
↓左護龍中間廂房奉祀國姓公,配祀關聖帝君和濟公禪師。
↓右護龍。
↓右護龍中間廂房奉祀長生祿位。
↓正殿的後方為觀音殿。
↓觀音殿前有一座六邊龜甲造型水池,池中原有一尊著名匠師蔣馨雕琢的李鐵拐石像,惜已被盜,目前的石像為廟方仿照之作。
↓觀音殿。
↓「霖雨濟度」匾額,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立。
↓觀音殿。
↓「慈帆普濟」匾額,清嘉慶丙子年(西元1816年)由特調福建臺灣北路等處地方副總兵官加一級紀錄八次明祥敬立。
↓觀音殿中龕主祀觀音佛祖,左右陪祀韋馱護法和伽藍護法。
↓觀音佛祖。
↓觀音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觀音殿右龕奉祀福德正神、福德夫人。
↓觀音殿內左右各有非常大的西洋式泥塑鏡框,是臺灣寺廟中特有的裝飾,相傳為當時建造觀音殿時,匠師裝飾其上,目的功用已不可考,上面雕刻的花紋為日風的「菊花」,全臺目前僅觀音殿可見此類鏡框。
↓後殿。
↓後殿一樓為廣澤尊王殿。
↓廣澤尊王殿。
↓廣澤尊王殿主祀廣澤尊王。
↓廣澤尊王殿左側廂房奉祀太歲星君神位。
↓廣澤尊王殿右側廂房奉祀文昌帝君。
↓後殿二樓為三官大帝殿。
↓三官大帝殿。
↓三官大帝殿主祀三官大帝。
↓後殿三樓為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主祀玉皇上帝。
↓凌霄寶殿龕前左側陪祀南斗星君。
↓凌霄寶殿龕前右側陪祀北斗星君。
↓南瑤宮廟前山門旁奉祀將軍爺。
↓金爐。
彰化市-南瑤宮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南瑤路43號
電話:(04)722-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