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慈雲宮」位在苗栗縣後龍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朝乾隆35年(西元1770年),原本為一間簡陋的茅屋,直至清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才完成現今慈雲宮的基礎,為後龍鎮歷史最為悠久的廟宇。寺廟中也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歷史文物,包括乾隆時期的古供桌與印有光緒皇帝宮印的「與天同功」匾額,相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慈雲宮經歷過多次整修,現今廟宇外觀是為民國78年所改建的,建築富麗堂皇,終年香火鼎盛。
後龍慈雲宮最有名的活動是「攻炮城」,原為臺灣傳統民俗活動,但曾中斷。慈雲宮於民國73年(1984年)重現,其中器物製作與民俗工藝有其特殊性,搭配當地歲時節慶元宵節,是後龍生活圈內重要的活動。「慈雲宮攻炮城」最早源自於清朝時期,相傳因瘟疫嚴重肆虐,地方人士向當地信仰中心慈雲宮主神媽祖祈求平安,獲指示要在廟前搭建炮城,再以投擲鞭炮來驅趕瘟神,由鞭炮硝火產生消毒作用,果真瘟疫停止、疫情不再蔓延,此民俗就傳承至今,演變成後龍鎮重要的元宵節慶。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宇的外觀。
↓「慈雲宮」的宮匾。
↓天井。
↓香爐。
↓三川殿。
↓「被澤蒙庥」匾,民國99年由總統馬英九敬立。
↓正殿。
↓正殿上方「與天同功」匾為光緒御筆之寶,清光緒8年由太子少保頭品頂戴兵部尚書福建巡撫部院一等輕車都尉臣岑毓英立。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龕前左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桌下奉祀虎爺。
↓龕前神桌上的天上聖母媽祖。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正殿左龕奉祀福德正神。
↓太歲殿。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值年太歲星君神位。
↓境主公殿。
↓境主公殿奉祀境主公。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財神殿。
↓財神殿奉祀天官武財神趙公明。
↓走樓梯上二樓佛祖殿。
↓二樓佛祖殿。
↓二樓佛祖殿。
↓佛祖殿中龕主祀阿彌陀佛。
↓佛祖殿左龕奉祀觀世音菩薩。
↓佛祖殿右龕奉祀大勢至菩薩。
↓佛祖殿左廂房奉祀至聖先師孔子。
↓至聖先師孔子。
↓佛祖殿右廂房奉祀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三樓玉皇殿。
↓玉皇殿。
↓玉皇殿中龕主祀玉皇上帝,左右陪祀王天君和趙天君。
↓玉皇殿左龕奉祀三官大帝。
↓玉皇殿右龕奉祀水仙尊王。
↓玉皇殿左廂房奉祀神農大帝。
↓玉皇殿右廂房奉祀托塔天王李靖。
苗栗後龍-慈雲宮
地址:苗栗縣後龍鎮三民路120號
電話:(03)772-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