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本來是平埔族住的地方,1853年,因為艋舺,現在叫做萬華的地方發生激烈械鬥,使得那邊的人搬到大稻埕定居,開始在淡水河岸的大稻埕建起市街;淡水港開放後,唐山帆船出入頻繁,茶業貿易興起,造成當地商業繁盛;臺灣建省後,大稻埕在劉銘傳治理下,成了臺灣最繁華的物流集散中心;今日的迪化街、貴德街跟延平北路一帶,便是當時商業活動的重心。
我初次來到大稻埕,從永樂市場開始走訪起,市場裡有林合發百年油飯,然後參觀迪化街的老街建築,再逛迪化街商圈、大稻埕公園,最後再到李亭香百年製餅店。這次的大稻埕知性之旅很不錯,尤其我曾看過電影「大稻埕」,感覺彷彿是置身在電影的場景中,來台北除了可以逛百貨商場外,來一趟大稻埕的知性之旅,也是很棒的選擇。
↓大稻埕永樂市場內的百年老店-林合發油飯。
↓丸隆生魚行的生魚片也滿有名的。
↓永樂市場讓人感覺就是很乾淨整齊,但就缺少了傳統市場的熱閙。
↓林良號潤餅皮。
↓迪化街郵局,看起來很不像郵局。
↓大稻埕故事工坊。
↓迪化街一段,這裡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大稻埕展覽館。
↓台北霞海城隍廟,是大稻埕一帶居民的信仰中心。
↓不管是舊建築或整修過的房子都很有懷舊的氛圍。
↓迪化街有好多早期的古蹟建築。
↓早期的閩式建築。
↓迪化街商圈,主要為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
↓南北貨。
↓蔘藥行。
↓蔘藥行。
↓老街建築。
↓林五湖本館是迪化街目前保存最好的清朝閩南式屋舍,目前出租給臻味茶苑。
↓林五湖祖厝,是迪化街第一間街屋,民國98年經文建會核定為歷史古蹟。
↓迪化街兩旁的房子充滿著懷舊的氛圍。
↓迪化街商圈。
↓蔘藥行。
↓大稻埕公園。
↓大稻埕公園裡的李臨秋塑像,李臨秋為有名的本土作曲家,最有名的代表作為「望春風」。
↓大稻埕簡介。
↓大稻埕公園裡的涼亭。
↓大稻埕公園裡的遊樂設施。
↓好迷你的消防隊。
↓好傳統的碾米廠。
↓懷舊的建築。
↓李亭香百年製餅店,大稻埕的百年老店好多間。
↓餅店商品。
↓古色古香的房子。
↓古色古香的走廊。
台北大同-大稻埕永樂市場/迪化街商圈/大稻埕公園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