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安宮」位於彰化縣北斗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康熙57年(西元1718年),為南彰化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與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並稱為彰化縣三大媽祖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奠安宮前身為東螺街天后宮,創建於康熙年間,然而嘉慶11年(西元1806年)由於水災、戰禍,東螺街傾圮,住民大舉遷徙「寶斗」,重建天后宮,寄寓「奠定厥居,安集乎民」之意,「天后宮」更稱為「奠安宮」。清治時期,北斗街是彰南地區最繁華的街肆,從而奠安宮發展出規模頗大的聯庄信仰圈,涵蓋今日北斗鎮以及溪州、田尾、埤頭部分地區,勢力範圍擴及田中鎮、二水鄉。民國63年(西元1974年)地方倡議增建後殿,歷時十年,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落成。前殿因年久失修,新殿工程於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動土奠基,前殿歷經十四年興建,擇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吉時入火安座,為現今廟貌。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宇的外觀。
↓五門殿。
↓「奠安宮」的宮匾。
↓五門殿正門,對聯:「奠海定風濤聖德參天昭萬姓,安民興社稷母儀配地足千秋」。
↓五門殿前步口龍堵石雕藝術。
↓五門殿前步口虎堵石雕藝術。
↓五門殿正門之門神為立體木雕。
↓五門殿正門上方懸有「海疆靖鎮」匾額,清嘉慶12年(西元1807年)由北斗街總理即用儒學胡克脩所立。
↓五門殿上方懸有「澤遍海邦」匾額,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中州信官劉冠卿所立。
↓五門殿上方懸有「后德同天」匾額,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潯海施有慶所立。
↓五門殿上方懸有「瀛海慈航」匾額,清同治7年(西元1865年),奠安宮重修董事陳百淵、廩生陳元音、武秀才陳作舟同立。
↓五門殿上方懸有「坎德流芳」匾額,清同治4年(西元1862年),職員謝浩然、林泰盈、陳超群等同立。
↓天井和正殿。
↓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
↓東螺天后宮開基媽祖,東螺老大媽。
↓龕前左前側陪祀千里眼將軍。
↓龕前右前側陪祀順風耳將軍。
↓前列中壇元帥。
↓正殿左龕奉祀神農大帝。
↓神農大帝。
↓正殿右龕奉祀開台聖王。
↓開台聖王。
↓正殿最左龕奉祀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
↓正殿最右龕奉祀境主公。
↓境主公。
↓「覃恩廣溥」匾額,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獻。
↓二樓後殿。
↓後殿。
↓後殿下層中龕奉祀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後殿下層左龕奉祀註生娘娘。
↓後殿下層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後殿上層中龕奉祀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
↓後殿上層左龕奉祀南斗星君。
↓後殿上層右龕奉祀北斗星君。
↓「奠安宮」匾額,民國50年(西元1961年)由李畯南、曾長成敬獻,監察院長、名書法家于右任書。
↓「福祐黎民」匾額,民國92年(西元2003年)由中國國民黨主席、前副總統連戰敬獻。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太歲殿。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月老殿。
↓月老殿奉祀月老星君。
↓觀音殿,奉祀的觀世音菩薩像是1700年的紅檜所雕製而成,高十四台尺三寸、寬四台尺二寸,重量達六千五百台斤。
↓千年神木雕製而成的觀世音菩薩。
↓十八尊者。
↓十八尊者。
↓功德祠。
↓功德祠奉祀奠安宮歷代僧人之祿位。
↓正殿後方的九龍池和泥塑作品。
↓後殿的一樓是美食廣場。
↓金爐。
彰化北斗-奠安宮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斗苑路一段120號
電話:(04)888-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