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宮」位於新竹縣芎林鄉,創建於清嘉慶5年(西元1800年),距今已有220年的歷史了,主祀三山國王,為芎林地區的信仰中心之一。乾隆49年(1784年)姜勝智等人迎請源自原鄉廣東省揭揚縣的守護神-三山國王,於今之石潭村創建簡陋廟舍,名之為「福昌宮」。嘉慶5年(西元1800年),劉承豪與姜勝智等人,有感於九芎林能夠開闢建庄,實乃三山國王神靈庇佑之故。於是邀集地方信士,集資興建廟舍,名之為「廣福宮」。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因芎林發展迅速,舊廟顯得破舊狹隘,於是倡議改建。後再經幾次改建,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再度重建,始得今廟貌。
所謂「三山國王」即巾山國王、明山國王與獨山國王等三位山神,源自於廣東省潮洲府揭陽縣霖田都阿婆墟。芎林的先民主要來自於廣東省潮洲府的大埔、饒平與揭揚縣,嘉應州的鎮平(蕉嶺)與長樂(五華)縣及惠州府的陸豐等縣。全鄉客籍住民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信仰來自原鄉的三山國王是很自然的。在芎林,有廣福宮、福昌宮與惠和宮等三座廟宇以「三山國王」為主祀神明,這些廟宇,民間俗稱「王爺廟」,其中廣福宮的信眾涵蓋芎林、文林、新鳳、中坑、水坑、上山、下山等七村,是芎林鄉內活動力最強的廟宇,許多重要慶典或祭祀活動,以它為中心。
↓廟宇的外觀。
↓廟宇的外觀。
↓九龍壁。
↓廟宇的外觀。
↓三川殿正門口的石獅。
↓「廣福宮」的宮匾。
↓三川殿前步口龍邊牆堵的石雕藝術。
↓三川殿前步口虎邊牆堵的石雕藝術。
↓門神。
↓三川殿上方的八卦藻井。
↓三川殿和天井。
↓天井。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大王爺巾山國王(中)、二王爺明山國王(左)與三王爺獨山國王(右)。
↓正殿左龕奉祀觀世音菩薩,陪祀天上聖母媽祖和註生娘娘。
↓觀世音菩薩。
↓正殿左龕奉祀關聖帝君,左右配祀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
↓關聖帝君。
↓「淳風厚澤」匾,民國106年(西元2017年)由總統蔡英文敬立。
↓「保境安民」匾,民國91年(西元2002年)由總統陳水扁敬立。
↓左護廊。
↓左護廊奉祀藥師佛和功德祿位。
↓藥師佛。
↓右護廊。
↓右護廊上方的剪黏藝術。
↓右護廊奉祀枋寮義民爺神位。
↓枋寮義民爺神位。
↓金爐。
新竹芎林- 廣福宮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文昌街廣福巷45號
電話:(03)592-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