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宮」位於桃園市龍潭區龍潭大池潭中的人工島上,主祀關聖帝君,創建於民國61年(西元1972年),為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廟宇,為龍潭區境內最大的廟宇,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因位在池中的廟宇清幽與世俗隔絕,像是仙界中南天門聖地一般,故取名為「南天宮」。龍潭區民於龍潭觀音大池中填土為島,籌建了一座南天宮,廟宇共分三層,底層供奉武聖關公,二樓奉祀觀世音菩薩,第三層主祀玉皇大帝,並建有長達150公尺的忠義橋連接湖岸,橋身為九曲狀,與四周湖光山色相互輝映,更添龍潭湖風光。
民國六十年龍潭鄉宗教實踐家邱阿順先生,為了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發貣籌建南天宮,一方面開發地方觀光事業帶動地方繁榮,再方面祈請神佛護佑眾生。發貣人經歷數月勞碌奔波申請籌建,終於民國六十一年六月正式動土興建,歷經三十餘年匯集眾亯士的心血,一點一滴,一磚一瓦,逐年完戎各項建設始有今日宏偉壯觀之規模。南天宮興建於龍潭觀光大池島上,莊嚴雄偉,香火鼎盛,已成觀光聖地宗教信仰中心。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宇的外觀。
↓拜亭。
↓三川殿正門。
↓三川殿牆堵的石雕藝術。
↓門神。
↓三川殿正門上方的「統御萬靈」匾,民國丙辰年(西元1976年)由苗栗玉清宮敬立。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關聖帝君,左右待神為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另陪祀孚佑帝君和岳武穆王。
↓主祀關聖帝君。
↓左侍神為關平太子。
↓左侍神為周倉將軍。
↓龕前的關聖帝君。
↓正殿左龕奉祀至聖先師孔子,龕前神桌上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正殿右龕奉祀地母娘娘和王母娘娘,龕前神桌上奉祀觀音菩薩。
↓地母娘娘、觀音菩薩和王母娘娘。
↓「聖德顯揚」匾,民國85年(西元1996年)由臺灣省省長宋楚瑜敬立。「恩溥群黎」匾,由立法院院長劉松藩敬立。
↓「神光普照」匾,民國80年(西元1991年)由臺灣省省主席連戰敬立。
↓太歲殿。
↓太歲殿主祀斗姥元君,配祀左輔洞明星君、右弼隱光星君。
↓太歲殿奉祀六十甲子太歲。
↓太歲殿奉祀六十甲子太歲。
↓財神殿。
↓財神殿主祀五路財神,分別為中路武財神趙公明(玄壇真君)、東路財神蕭升(招寶天尊)、西路財神曹寶(納珍天尊)、南路財神陳九公(招財使者)及北路財神姚少司(利市仙官)。另陪祀福德財神、武財神、文財神、註生娘娘。
↓天官中路武財神趙公明(玄壇真君)。
↓爬樓梯至二樓觀世音菩薩殿和三樓凌霄寶殿。
↓一樓和二樓間的夾層是月老殿。
↓月老殿主祀月老星君。
↓二樓觀世音菩薩殿。
↓觀世音菩薩殿。
↓觀世音菩薩殿中龕主祀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殿左龕奉祀文殊菩薩。
↓觀世音菩薩殿右龕奉祀普賢菩薩。
↓三樓凌霄寶殿。
↓玉皇上帝殿。
↓玉皇上帝殿。
↓玉皇上帝。
↓凌霄寶殿左龕奉祀三寶佛祖:釋迦牟尼佛(中)、藥師佛(左)、阿彌陀佛(右)。
↓凌霄寶殿右龕奉祀三官大帝。
↓南天宮位於龍潭大池潭中,登上凌霄寶殿鳥瞰池潭的風景。
↓廟前左側是龍潭吊橋。
↓廟前右側建有長達150公尺的忠義橋連接湖岸,橋身為九曲狀,與四周湖光山色相互輝映,更添龍潭湖風光。
↓金爐。
桃園龍潭-南天宮
地址:桃園市龍潭區神龍路77號
電話:(03)479-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