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居寺」位於台南市左鎮區,為藏傳佛教噶舉派(噶居派)的寺院,是噶瑪噶舉派在臺灣的首座叢林寺院,建於1986年,由台籍活佛第三世「洛本天津仁波切」開山,是座漢藏文化融合的佛寺建築。寺主洛本天津仁波切據說為首位臺灣出生的活佛,以「藏密中土化」為理念。噶瑪噶居寺是全臺最大的藏傳佛寺,佛寺像是一座佛教藝術博物館,無論是宏偉的建築、莊嚴的佛像,或是刺繡唐卡、細膩彩繪、佛傳玉石壁畫等,處處都值得旅人細細品味。
走入寺內,沿途草皮如茵,走在石頭步道上還會飄來陣陣的桂花香,整體氛圍讓人不自覺放鬆身心。即使沒有藏傳佛教的信仰,光是走在寺廟的園區內也能體會到宗教帶來的心靈沉靜,法王殿內主祀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像足足有16公尺高,金色的外觀有如佛光普照,非常壯觀。寺外純白的舍利塔有著如同西藏的異國風情,也是遊客必佇足之處,環繞塔外的金色轉經輪,依順時鐘方向繞塔轉輪祈福。噶瑪噶居寺內部的佛教藝術典藏相當豐富,除眾多的佛像外,還有大量的壁畫、唐卡、彩繪等,在噶瑪噶居寺也能有如身處西藏般的體驗。
【噶瑪噶居寺沿革】
藏傳佛教傳入臺灣的過程在1980年代開始進入後弘期,噶舉派創古仁波切來臺傳教。而當時噶舉派在臺並未有具規模的叢林寺院,遂於1985年夏瑪巴仁波切來臺後,開始籌建噶瑪噶居寺。1986年6月,先是在玉南公路往山豹入口處購地,該年11月至次年6月先搭建鐵皮屋當作大殿。而後在1989年動工興建文殊院,次年落成並興建舍利塔。而在這期間的1988年12月,創古仁波切替當時尚未被認證為活佛的洛本仁波切剃度,時稱「道本法師」。
1991年夏瑪巴仁波切(米龐確吉羅佐)認證道本法師為轉世活佛,於該年9月30日於錫金隆德寺舉行坐床大典,賜法號「第三世噶瑪札巴拉傑巴爾桑波仁波切」,次年2月1日夏瑪巴仁波切代表大寶法王(噶瑪巴)到噶瑪噶居寺舉行第二次坐床大典。2003年11月如來殿落成後,舉行開元落成慶典,噶瑪噶居寺正式對外弘開山門。
↓造訪噶瑪噶居寺,當時下著小雨。
↓香光院。
↓「卸下」的意象裝置,意謂卸下面具,回歸原本的自我。
↓寺內造景。
↓寺內造景-桂林成蔭。
↓寺內造景。
↓如來殿。
↓如來殿。
↓寶鼎為西周「作冊大方鼎」之等比例放大,青銅鑄造,重4公噸,是台灣第二寶鼎。
↓神像。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
↓如來殿的釋迦牟尼佛法像,高16公尺,為台灣最大的室內佛像,先以銅鑄,後安金箔,光是佛首就有6噸重。
↓釋迦牟尼佛法像。
↓舍利寶塔和大佛。
↓大佛。
↓舍利寶塔。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奉祀文殊菩薩。
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左鎮里91-2號
電話:(06)573-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