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廟」位於雲林縣大埤鄉,主祀開臺尊王鄭成功,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成功廟有個相當傳奇的故事,據傳在一百五十年前豐田村發生嚴重疫疾,國姓公顯露指示以七星寶劍在廟前鑿井,並將此劍埋入其中,井開見甘泉湧出,村民取水飲用後果然治病有效,後來日據時代日本人將這口井掩埋,村人也漸漸淡忘這件故事,後來民國91年,神明指示重新開井取出寶劍,居民向下挖掘,果然在井底發現這把古劍,現在成為成功廟的鎮廟之寶。
成功廟創建沿革:
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約清朝咸豐、同治年間),豐田村發生嚴重疫疾,為了祈求合境平、消災鎮厄。村民祈求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忽見國姓公(開台尊王鄭成功)顯露指示以七星寶劍鑿井,井開見甘泉湧出,村民取水飲用後果然治病有效,一夕之間名聞全省,於是村民蓋一草廟供奉之。
民國十九年秋,村民張盆發起改築廟堂。台灣光復後,村長吳敬代促請改組興建委員會,民國五十五年九月初旬竣工。五股開台尊王國姓公信徒遍佈雲嘉五十亖村落,向來由各股信徒逐年輪值迎回神駕供奉,僅次房股豐田村設此成功廟,為此地居民信仰中心一。
民國九十一年五、六月間,現任代表會主席徐水滕先倡議修廟,以答謝國姓爺長期照顧村落的恩澤。七月間國姓爺將乩,指示廟附近有一水井,須先取井中埋藏之七星寶劍,始可展開建廟工程。八月七日起,村民展開尋找古井與寶劍的工作,第一天即在廟左側空地神明指示地點找到埋於地底約一公尺左右的水井,讓村民感到不可思議,但之後的開挖,並未找到傳說中的寶劍,又請示國姓爺,指示只挖至八呎二深度即可。此後村民繼續開挖,井底湧出沙水,工作日益困難,卻未獲得任何進展。正當村民漸漸失去信心之際,忽於九月八日(農曆八月初二)早上九時許,下井村民意外發現浮於井中約七呎餘沙水中之寶劍,在起乩請示神明後,於當天中午十一時取出長約一尺八、寬約三個手指、圓形柄、已锈蝕之寶劍,再以紅布包裏。寶劍出土時,村民熱烈鼓掌並燃於鞭炮慶賀。
↓廟宇的外觀。
↓廟前的這口井充滿了傳說。
↓廟宇的外觀。
↓廟頂的剪黏藝術。
↓廟頂的剪黏藝術。
↓九龍壁。
↓廟宇的外觀。
↓香爐。
↓「成功廟」的廟匾。
↓門神。
↓正殿。
↓正殿。
↓正殿中龕主祀開臺尊王,亦稱開臺聖王、延平郡王或國姓爺。
↓開臺尊王。
↓前列中壇元帥三太子。
↓正殿左龕奉祀觀音佛祖。
↓觀音佛祖。
↓正殿右龕奉祀包府千歲,亦稱包拯、包青天、閻羅天子或文曲星君。
↓包府千歲。
↓成功廟沿革。
↓廟前左側奉祀的中營元帥。
↓中營元帥,亦稱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
雲林大埤-成功廟
地址:雲林縣大埤鄉豐田村2鄰12號
電話:(05)591-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