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玉里鎮為四大族群融合的「四合鎮」,故各種宗教信仰都在此蓬勃發展,其中又以「協天宮」為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同時也是花蓮縣最早建築的廟宇。協天宮興建於清光緒年間,由清朝名將吳光亮所建,主要是希望能祈福佑民以安定民心。民國四十年時因為地震造成重大毀損,於是重新建修,至今約有120年的歷史。
寺廟整修後,外型保持原有雄貌,風格承襲唐山客家廟的建築,雕龍刻鳳,古色古香,並於左右兩側增建鐘鼓樓,氣勢更加巍峨壯麗、是當地最顯眼的地標之一。因為寺內主祀神明為關聖帝君,所以又名關帝廟,每年農曆六月關聖帝君聖誕日及七月的中原普渡,廟內皆有盛大的慶典活動,信徒群湧而入,熱鬧非凡。
↓廟宇外觀。
↓金爐。
↓廟宇外觀。
↓協天宮的宮匾。
↓中門。
↓三川殿身堵的石雕藝術。
↓大殿。
↓三川殿的牆身的泥塑彩繪藝術,作品精緻華麗、栩栩如生。
↓馬前總統英九先生的「貽範忠節」贈匾。
↓大殿。
↓大殿正上方掛的「後山保障」匾額是協天宮的鎮宮之寶,也是協天宮最古老的匾額,上款「光緒七年辛巳孟冬吉立」,下款「欽加總鎮銜總帶飛虎左營兼理中路招撫墾務福建即補協鎮府提督吳 敬奉」字樣。由於下款處敬獻者僅題一姓氏「吳」字,世人多以為此「吳」乃指吳光亮;但根據文史工作者考證,光緒七年(1881)吳光亮已出任台灣鎮總兵官一職,官銜明顯與匾額所題不符,故推斷此「吳」係指吳光亮之弟,即飛虎左營總帶吳光忠。
↓「聖德如天」為日治時期之匾額,大正八年己未仲秋。
↓大殿。
↓大殿主祀關聖帝君,龕前左右側陪祀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
↓大殿中龕主祀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大殿左龕奉祀觀音菩薩,陪祀韋馱護法和伽藍護法。
↓大殿右龕奉祀天上聖母,陪祀千里眼和順風耳將軍。
↓拜殿左側。
↓中龕奉祀註生娘娘。
↓左龕奉祀神農大帝、靈官王天君、司命真君..等。
↓右龕奉祀至聖先師、文昌帝君、孚佑帝君。
↓拜殿右側。
↓中龕奉祀城隍尊神。
↓左龕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陪祀福德正神夫人(土地婆)。
↓右龕奉祀義民爺之神位。
↓月老星君殿。
↓奉祀月老星君。
↓門神。
花蓮玉里-協天宮
地址:花蓮縣玉里鎮民生街52巷13號
電話:(03)888-2252